第A7版:宁波新闻·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0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涵洞清淤挖出一箱白骨

6年前的凶杀案浮出水面,死者与凶手是同居一室的“情敌”

  民警正在审讯犯罪嫌疑人。
  装着白骨的旅行箱。(警方供图)

  通讯员 刘凯 牛伟 记者 张贻富

  一具藏匿了6年的“白骨”突然浮出水面,各种传言一时在余姚陆埠镇闹得沸沸扬扬。昨天,当地警方通报说已揭开“白骨案”的谜底,原来是曾经同住一屋的老乡因为爱上同一个姑娘,还被情敌追债而下的“黑手”。

  水渠中惊现一箱白骨

  “快快!你们快来,树林里有一个箱子,里面好像是人的骨头……”6月7日清晨,余姚陆埠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里传来报警人徐大伯颤抖的声音。 

  6月初,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家住陆埠镇官路沿村的徐大伯和其他村民一起清理淤泥、疏通沟渠。

  当挖掘至高速桥涵洞附近的绿化隔离区时,他发现有一个大型的旅行箱横在当中,堵住了水渠。村民们将旅行箱从水渠中拖了上来,放在一旁的小树林边。

  大家忙于疏浚,无暇顾及,旅行箱就这样静静地在树林里躺了5天。直到第6天早晨,在好奇心驱使之下,徐大伯拉开了旅行箱一角,几根枯骨赫然入目……

  一时间,高速桥涵洞下发现一具尸骨的消息在陆埠镇传得沸沸扬扬,各种非议颇多、议论不断。

  当地警方经技术勘查确定,旅行箱内的骨头系高度腐烂后形成的一副完整的男性人体骨架,存在被害死亡的可能。

  但仅剩枯骨,死者的外貌特点及体表特征均无法获知,身份无法查证。 

  法医提取了尸骨上的DNA样本,并通过全国失踪人口信息库进行DNA信息比对,确定与2008年5月江东区一起失踪案当事人父母的DNA吻合。 

  就此,一起6年前的杀人抛尸案逐渐浮出水面。

  一个可疑的老乡

  安徽省阜阳市口孜镇老武今年50岁,儿子武河(化名)于2008年年初赴宁波江东打工后音信全无。为了找到儿子,老武和家人几乎走遍了宁波的大街小巷,甚至还远赴上海,但一无所获,最终选择了报警。

  今年6月初,老武得知余姚警方发现了儿子的踪迹,急忙和女儿一起赶赴余姚,没想到见到的却是一堆白骨。“等了6年了,我有过各种不好的预感,但怎么都想不到最后会是这样……”老武悲恸万分。 

  民警从武家人的陈述中了解到,武河当年打工时和一个叫李晓明(化名)的阜阳老乡在一起。而在武河失踪后,李晓明也鲜有音信,就算是逢年过节也没有回过老家。

  武河的妹妹说,她曾询问过李晓明,当时李晓明说2008年4月底,武河帮他买了一张回老家的火车票并送他上了火车,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但专案组通过调查却发现,就在2008年5月初,李晓明还在宁波江东出现过,且其时间节点与武河的失踪关系密切。 

  李晓明有重大作案嫌疑,专案组立即追查,最终在安徽蚌埠市戒毒所里找到了因多次吸毒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两年的李晓明。

  人财两空顿起杀心

  很快,随着李晓明的交代,6年前的惊天血案告破。

  2008年元宵节后,武河和李晓明从老家乘车来到宁波,在江东一家酒吧当起了服务员。闲暇时,两人爱去游戏厅玩玩“老虎机”。可不到两个月,李晓明被“老虎机”吞掉了8000多元钱,其间还向武河借了2000元。

  不妙的是,两人同时喜欢上了同一个姑娘,武河对那姑娘展开了疯狂的“攻势”,而李晓明却只敢将感情藏在心里,每天见到武河与姑娘在自己面前心中很是煎熬。

  眼见赚钱无望,而喜欢的姑娘又与自己无缘,李晓明辞了工作,黯然回了安徽老家。 

  谁知到了4月底,武河突然打电话给李晓明催讨那2000元钱。自觉人财两空的李晓明认为这一切都是武河所致,心中充满怨恨,骤起杀心。

  他找来了人高马大却又涉事未深的葛小虎(化名)充当帮手,并以武河有不少钱为由,承诺事后给予报酬。

  之后,两人来到宁波并联系了武河。被蒙在鼓里的武河浑然不知死神已悄然靠近,仍与两人同吃同睡。而李晓明和葛小虎却利用这个机会密谋,两人甚至一度考虑过投放安眠药后抛尸山林,但由于安眠药购买不易,只能作罢。 

  当年5月4日中午,3人挤在武河出租房的床上午睡,武河已经睡熟并打起了轻鼾。李晓明和葛小虎通过肢体比划、眼神交流后发出了“信号”,突然起身压在了武河身上,李晓明拿起枕头蒙在武河脸上,葛小虎则掐住武河的脖子,生生将其杀害。

  随后,两人买了一个大旅行箱,将武河的尸体装入箱内,并对出租房进行了清理,制造出武河自己离开的假象。

  夜幕降临,两人叫了一辆小货车将“行李”运至李晓明曾暂住过一段时间的余姚陆埠镇,将行李箱塞进了事发高速桥下的涵洞里。 

  事毕,李晓明再也不敢在宁波待下去了,也不敢回阜阳老家,生怕遇上武河的家人不好交代,就去了蚌埠打工,其间还染上了毒瘾。 

  目前,李晓明和葛小虎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