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虎人丹药盒。 |
|
上海大世界旧照。 |
|
百龄机广告。 |
“不去大世界,枉来大上海。”很多年前,上海人总喜欢对第一次去上海的外地游客关照这么一句。算起来,创建于1917年的大世界比美国的迪士尼乐园还要早。它是草根的天堂,一张通票玩一天,里面集中了各种戏剧、杂技、歌舞和电影等娱乐项目,不过,人气最高的还是入口处的16块哈哈镜,在当时来说,这是个稀罕物。 上海大世界的创始人黄楚九,是中医世家出身的余姚人,在上海滩和母亲相依为命,白手起家,他的事业涉及医药、银行、房产、娱乐等多个行业。风光三十载,最后因为自己麾下的日夜银行出现挤兑风潮而引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9岁。 记者 林旻/文 思想家黄宗羲的后裔 黄楚九,名承乾,字楚九,乳名小三子。1872年4月9日出生在余姚历山镇桃园村。父亲黄知异是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的后代子孙。 黄家世代行医,以医治眼病出名。黄知异子承父业,是余姚县里远近闻名的眼科医生。 黄知异的原配夫人生有两子一女。两个孩子从小贪玩,不求上进,令黄知异十分失望。黄楚九为黄知异小妾蒋氏所生。蒋氏出身贫贱,但年轻貌美,很得丈夫的宠爱。黄楚九出生后,活泼可爱,两只眼睛酷似母亲,清澈明亮,炯炯有神。算命的说,三公子是大富大贵之相,将来一定大有出息,会给黄家光宗耀祖。 来黄家上门求医的患者很多,每当丈夫黄知异看病时,蒋氏总在一旁充当助手。黄楚九瞪着一双眼睛好奇地观看,潜移默化中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楚九越来越喜欢读书,经常翻看父亲的藏书柜。黄知异知道后,颇为赞赏,给予鼓励和嘉奖。黄楚九在父亲的藏书中,发现一部《治眼七十二症方》,为黄家祖传手抄本医书。蒋氏一再叮嘱儿子,要认真阅读这部书,这是黄家祖传治眼疾的秘方,学通了之后,将来可以继承父业。 黄知异还指导黄楚九练习毛笔字,这是学习中医、开药方必须要练的。年幼的黄楚九每天清晨,用毛笔醮清水,在砖上练字。他还将《治眼七十二症方》用毛笔一字一句抄写一遍,之后,就随身带着,使他受用了一辈子。 1887年,黄楚九15岁。春节刚过,黄知异患了肺病,卧床不起,有时还咳血。黄知异去世之后,“大奶奶”为一家之主,完全不把蒋氏母子放在眼里,动辄呵斥、辱骂。黄知异生前的几位好友,劝蒋氏母子离开黄家,出去闯一闯。这样,黄楚九才会有出头之日。蒋氏听了,下定决心要带儿子到上海滩去闯一闯,如果把儿子培养成人,也算对九泉之下的丈夫有个交代。 黄楚九跟着母亲来到上海的这一年,正是上海开埠的第44年。人生地不熟的母子俩,在南市区的一家小客栈住了下来。半个多月后,黄楚九被母亲送到城隍庙前的清心书院去念书。为了维持生计,蒋氏在住房前挂出“眼科中医师黄知异”的招牌。当时上海南市区穷苦人比较多,卫生条件极差,缺医少药,有病只好硬挺着。蒋氏挂牌行医,收费低廉,还自制了一些医治常见病的中成药出售,把几十年来从丈夫那里潜心学来的本事全都用上了。很多患者效果明显,门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白手起家的广告奇才 黄楚九从小跟随父亲,对医道也颇有研究,但他意识到单靠行医不能大富大贵,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投身商界。于是,他说服母亲,不再念书。 黄楚九在城隍庙摆摊行医卖药,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唱无锡滩簧的艺人袁仁仪、说唱艺人杜全林,都和他情同手足。他们利用说唱的方便,在唱词中宣传黄楚九。杜全林是卖梨膏糖的,艺名叫“小热昏”,在城隍庙前家喻户晓。他在兜售梨膏糖时,就编了这样的唱词:“又香又甜的梨膏糖啊,啥人吃了我梨膏糖,保险叫伊身强力又壮,弗信请依去问黄楚九,黄大医师验方最灵光……” 经过宣传,黄楚九的名声不胫而走。他出售的秘方鸡肝散、明目菊花散、清净膏、九龙丹等十几种中药,皆为祖传秘方精制而成,很受欢迎。后来,母子俩用积蓄开了一家中药铺,取名“异授堂”,意思是为了纪念父亲知异公在天之灵的恩授。 短短几年时间,黄楚九将药铺一再扩张,1890年,他的“异授堂”从三马路迁到法租界大马路(今金陵东路),改为中法大药房,除了销售中成药之外,还开始研制销售西药。 1905年,黄楚九从一个名叫吴坤荣的药剂师手里购得一份普通安神健脑滋补剂处方,针对时人崇洋心理,将药名洋化为“艾罗补脑汁”,并在英文说明书上宣称能治各种疾病。 为吸引顾客,打出名气,黄楚九率先起用社会名人来做活广告。以重金300块大洋聘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小说的作者、清末畅销书作家吴趼人写了一篇《还我灵魂记》,描述服用了艾罗补脑汁后,文如泉涌,妙笔生花。在吴趼人这篇文章的推动下,众多为科举考试犯愁的读书人蜂拥采购,使得艾罗补脑汁成为黄楚九药房中经久不衰的名药。 黄楚九药房的另外一个主打产品,乃是百龄机。黄楚九在报纸上登载大量广告,称服用后能健体强身,延年益寿。他还别出心裁,高薪聘请绘图高手绘制了《唐伯虎九美图》,并印制成精美挂历,赠送给沪上各家酒馆,悬挂在醒目地方,以引人注意。为了增强广告效应,黄楚九还在大世界娱乐场开办了一个“百龄大会”,排场盛大,除了所谓的百岁老人之外,沪上各界名流也纷至沓来,一时间盛况空前。黄楚九将这次活动用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下来,到处播放。百龄机由此名声大振,长期热销。 从清末到民国,几乎每一年,黄楚九旗下的药方都会推出新产品,其中比较成功的是“天然戒毒丸”、“人造自来血”、“龙虎人丹”和“百龄机”。黄楚九做广告不惜花费巨资,这是当时许多商人难以相比的。他用在广告上的费用,占总开支的五分之一以上,以至于在他手里诞生了无数风靡全国乃至东南亚的药品。 带动娱乐产业的兴起 当年37岁的黄楚九,已经是上海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之一。成为富豪之后,他对公益事业很是积极热心。1919年河南水灾,黄楚九出资收养千余难童。1926年夏,上海流行霍乱,黄楚九创办“上海急救时疫医院”,抢救三百多重危病人。他还在八仙桥龙门路开设“黄楚九医院”,以西医眼科为主,若贫民看病,可免费赠药。 在医药行业发财致富以后,黄楚九还涉及了很多行业,烟草业、房地产、银行业等等,但最广为人知的,还是在娱乐业上的成就。 1913年,黄楚九将眼光瞄准了新兴的娱乐业。他找到上海著名的“地皮大王”经润三合伙办游乐场,两人一拍即合,上海第一家游乐场就此诞生了。 这家设在新新舞台楼顶大平台上的游乐场,取名叫“楼外楼”,还有人叫它“屋顶花园”。游乐场四周摆满鲜花,当中是喷泉,各摊位上设置各种游乐项目,如上海滩簧、说书、评弹、戏法等,还有冷饮室和茶座,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这种娱乐消费相兼的综合游乐场当时独此一家。开张之后门庭若市,生意十分兴隆。 1915年,两人再度合作,在泥城桥附近跑马街转角处,租下一块空地,合资建造一座三层楼房的大型游乐场,取名“新世界”。一楼有滑冰场、弹子房、跑马场和电影院。二楼有苏州滩簧、宁波滩簧、上海滩簧、扬州说书、苏州评弹,还有时髦的文明戏和南方歌剧、北方大鼓、口技杂耍、三弦拉场戏等等。三楼仍是屋顶花园,可以凭栏远眺。下面正是外国人开办的跑马厅和赛马场。夏天,楼顶还放映露天电影。 1916年,经润三病故,黄楚九辞去游艺场经理一职,与他人合作创建大发公司,集资80万元,另办游艺场。1917年7月,“大世界游艺场”落成,面积比新世界大一倍,每天可接纳2万多人次。所设剧场、剧种较新世界倍增,又设“乾坤大剧场”,聘请坤角演出京剧。所设电影院则从美国进口“惊险格斗”影片,独家放映。又开露天娱乐场,置有高空飞船吸引儿童。这座游艺场可谓百戏杂陈,应有尽有。黄楚九除在报刊登广告外,还请文人办了一张《大世界》小报,大肆宣传。不久果然游客如云,附近市面也随之热闹起来。此后,黄楚九还与人合作,开设了三星舞台及三星地产公司,并独资创办中华电影公司。 后来,“大世界”由于租界恶势力的渗入,成了藏污纳垢之地,但它对民族文艺及娱乐业的发展起到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很多演员就是在“大世界”唱红,由此名扬四海。当年京剧名伶孟小冬、张文艳、萧湘云、马金凤等也在此献艺,轰动一时。黄楚九靠着娱乐业的巨额利润,再去开发别的事业,经营的商号和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掘金圣手”、“百家经理”的头衔就是这么来的。 1931年,黄楚九因自己麾下的日夜银行出现挤兑风潮而引发心脏病,没几天就去世了,“大世界”从此落入青帮大亨黄金荣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