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风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云村:书香荫阊门

  孙鹤皋故居
  永昌桥
  孙氏宗祠里的古戏台

  ■走进第二批宁波历史文化名村{4}

  “剡水迳泉口,文澜绕竹庄。吾宗多绩学,此地有储藏。”

  这是清代奉化籍诗人孙事伦描绘青云村的诗句。

  泉口,是青云村原来的村名。村庄北绕剡水,南面同山。上有青云,下有泉水。

  云自无心水自留。一切功名利禄,渊远文脉,似乎都深藏于这青云流水之间。   

  记者 陈也喆 通讯员 杨古城/文 记者 崔引/摄  

  1 孙氏家族,剡水脉长

  移步进村,石梁老屋,小桥流水,青石板路,满眼尽是古朴沧桑之感。

  孙氏宗祠坐北朝南,四合院式结构。青瓦屋面,三开间,现已是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初夏的午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在放映室里看越剧《何文秀》。底下很安静,没有人窃窃私语。

  青云村是萧王庙孙氏聚居地。村里大多数老人都姓孙,此外还有杨姓、戴姓的村民聚居。

  唐朝时,孙氏始祖、进士孙邰来奉化当官,官至左拾遗。“左拾遗”,顾名思义就是捡起皇帝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类似于现在的监察部门。

  孙邰的后世子孙“择居泉溪之东”,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到了宋代,因为此地水陆交通发达,而成为宋代六大市集之一。

  祠堂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名为“诒燕堂”。取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的“诒厥孙谋,以燕翼子”一句。后人把“诒燕”解释成为子孙谋划,使子孙安乐的意思。

  祠堂内有一座古戏台。太师壁上是福禄寿的屏风,边栏上雕刻着镀金飞马。戏台两侧对联上书“青山照影歌祧厚,剡水流商衍脉长”。

  天井两侧建有二廊,想来是村民们当年看戏的地方。如今空旷寂寥,早已无缘承载台上台下的千古情仇,嬉笑怒骂。   

  走出祠堂大门,两侧对联上书:南坐同山荫望族,西来剡水育精英。一路走来,才体悟到,“精英”二字,绝非浪得虚名。

  2 耕读藏书,文脉渊远

  说到村里的先贤精英,先说说青云村名字的由来。

  青云村的来历,有两种说法。村老年协会会长孙勤生说,当地村民口口相传,村里曾经出过一位状元。之后,村名就改为“青云”,取“平步青云”之意。

  第二个说法是与一位名人有关。明朝弘治年间,青云村出了一位进士,名叫孙胜。他嗜书如命,又不忘造福村民,便在村中筑竹庄书屋藏书。他还以藏书楼为名,著有《竹庄集》、《竹庄诗话》。

  孙胜官至刑部主事,又受皇帝赐封,得以在村中修建一座牌坊,命名为“联步青云坊”,村名也随之改为“青云村”。

  那座“联步青云坊”如今只剩下三根石柱,每根柱子三米长,依稀可以辨认出当年的磅礴气势。

  自孙胜造藏书楼后,青云村藏书风气席卷,书塾盛行。

  明代万历年间,工部主事孙能传在金鼓岭筑云村书屋。

  清光绪二十三年,内阁中书、进士孙铿建藏书楼。匾额“七千卷藏书之楼”由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俞樾题写,其实它真正的藏书量有8000多卷。

  还有孙氏子孙兴办的湖澜书塾、崇文书塾、培文书塾、仰山书塾等,你无法想象,在这个幽静的小村庄里,曾有琅琅书声,应和着山涧溪水,绕过村人的耳廓。

  如今,这些书籍在岁月的尘埃里消失踪迹,书塾也早已人去楼空,斑驳不已,但村人对文化的钟情却一代代流传下来。清末民国时期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政界、商界和文化界的名人。

  民国时期的孙鹤皋便是一位不得不说的名人。

  村里的老人说,孙鹤皋是青云孙氏祠下“经”字辈的子孙。他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辛亥革命,做过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参事。

  上世纪30年代,因不满当局,弃政从商,走上重教办学、实业救国的道路。他捐资、筹资建造了奉北小学,减免贫困子弟的学费,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还建“天孙阁藏书楼”、议事楼,取名为“青云楼”,买了5000多套书放在楼内,然而书籍在抗战期间散失殆尽。

  如今,孙鹤皋建造的藏书楼、图书馆、议事厅洋式建筑,保存完好,是奉化市文保单位。

  3 清代旧居,花香隐隐

  通向村落的路叫青云路,青云路贯穿整个村,一路步行,真可谓是平步上青云。

  村民沈祥元,今年已经93岁了。他说,这条青云路原本由青石板筑成,宽约两米,是古代的官道。

  从前,村里的秀才进京赶考,商人出门做生意,都要踏着这条官道出门。不知是由于岁月侵蚀,还是路面改造,如今只剩一米多宽。斑驳的青石板寂静无声,默默见证着古往今来的脚步。

  村中还有成片的古民居,多数是清末民初时建的。有些地方杂草丛生,堆满了柴木,有些地方住着寻常人家。这些古民居,多为合院式和连廊式。村中的阊门更是众多,“景兴阊门”、“三茂阊门”、孙锵故居“东初阊门”、清代举人“裕丰阊门”、民国民居“五丰阊门”、蒋介石舅舅的“官青阊门”等等。

  文保专家杨古城说,有权势的门户称“阊门”,门上都饰以精美的砖雕。可以想见,这里曾经走出多少显赫的名人。

  木结构的斑驳老屋中,萦绕着淡淡的花香。庭院前一株花开得正好。

  “这是什么花?”

  “玉荷花。”

  宁波人说的玉荷花,又叫栀子花。栀子花开六瓣头,甜香淡雅的气味,洁白素净的模样,正好与这老房子的古朴气质相衬。

  这里还是奉化水蜜桃,奉化芋艿头的主产地。钟灵毓秀的地方,不仅江山代有才人出,还有富饶丰沃的土壤滋养着一方百姓。

  4 永昌桥上,青藤掩映

  在村里穿门过弄,一条河槽跃入眼前。河槽上有一座古桥,远远望去,桥身掩映在一片青苔与青藤之中,像是很久没有人从上面走过。

  同行的文保专家杨古城先生敏感地觉察到这座古桥的悠久。上前仔细辨认,桥面风化斑驳,单孔石拱,东西各有十二层步阶。

  整座桥长15米,宽3.5米,桥拱上一面刻着“泉东永镇”,另一面刻着“永昌桥”三个字。

  “泉东永镇”,听起来像是一个地名。杨古城说不然,“镇”在这里作动词用,是“镇住”的意思。

  这个地方是剡溪和泉溪两水交汇处,以往水灾众多,老百姓民不聊生,修造这座桥,是为了镇住肆虐的洪涝。

  石桥上还剩余三只憨态可掬的石狮子,村民说,本来有四只狮子,另一只狮子,不知为何早些年落入水中,不见了。

  那么,这座桥究竟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77岁的杨古城先生为了一探究竟,半跪在烈日炙烤的桥上,弯着身子,往下探头。终于发现,桥身上刻着这座桥始建于元代至元甲申(1284年),重建于清代嘉庆丁卯(1807年)。

  这座其貌不扬的桥,是村里迄今为止保存得最好的清代遗存。它与村里的文化名人、古建筑,以及桥下潺潺的流水,见证着这方土地上千百年来的厚重积淀。

  专家点评

  杨古城(文保专家,古村研究者)

  青云村,今属萧王庙街道,东南距奉化市中心10公里,西距溪口风景名胜区10公里。村东北临靠近门前河泉溪之口,北傍剡江,称后江。南北两条江河航道可通宁波和奉化城内。泉溪上游有一条从棠云流来的棠云溪在此汇入剡江,剡江上游也即通溪口的剡溪,源于与新昌相接的剡界岭。自明代以来,此地一直是奉化西北部各类货物的集散地。

  该村村域面积2.84平方公里,占地面积450亩,户籍人口2160人,常住人口2000人。地形地貌特征为山麓平原,传统建筑共67处,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为30%。原古村内整体风貌仍然保持了清末民国时期的风格,是我市相对保存较好的古村落。

  年幼时就听过“走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的宁波老话。青云村地处水丰土肥的山麓平原水乡,天造地设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这里的特产和人文。特别作为“书香宁波”中的奉化一个乡村,千年以来的“书香”一脉相承,成为这座古村有别于其他村落的人文特色。此外,保留较为完好的历史传承、古村建筑遗产、民俗风情等,也为古村增色不少。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