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塑体育魅力
学生才能养成锻炼习惯

  近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已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按规定,如果体育不达标,学生将无法得到奖学金等奖励,学生体育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即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此举旨在推动学生至少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7月9日《京华时报》) 

  大学生的堪忧体质,为人诟病久矣,舆论每每提及,无一不是扼腕叹息状。有鉴于此,教育部对症下药,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为切口,意图大幅提升身体素质的评测权重。当然,于此思路公众并不陌生。所谓“体育不达标,拿不到毕业证”的强硬措辞,所奉行的仍是以分数杠杆,倒逼学生加强锻炼的逻辑———固然初衷良善,却也不免粗暴简单。

  只是,天知道大学里“不挂科”有多简单。在一些高校,一干文化专业课程,尚且教学“水淋淋”、考试走过场,又怎能指望,体育测试能独善其身、严格较真呢?如果说,“分数杠杆”在中学阶段具备不容质疑的节制力,那么进入大学阶段,其效力显然已经极大消弭。在学校、教师、学生的默契配合下,学习和考试的过程,愈发变得低要求、低难度、低淘汰率。

  看似雷霆万钧的“体育不达标,拿不到毕业证”,很大可能会在执行层面被消解于无形。但即便如此,观察者还是忍不住质疑,此一规定本身的机械与漏洞。比如,有人就担忧,“运动细胞先天稀缺者,难道只能忍受悲惨结业的命运吗”;亦有人指出,大学旨在培养人才而非“完人”,学有所长便好又何必强求“德智体美”兼有?诚然,教育者有义务为下一代的体质负责,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将压力统统抛到学生一方。

  很多时候,教育主管部门,总是指令太多、投入太少。其一方面,为大学设定了种种培养目标,几乎无所不包;另一方面,却鲜有“支撑目标实现”的耐心、技巧和资源,乃至理想不能照进现实。

  事实上,提高大学生体质,绝非增加体育课、拉升考试难度那么简单。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赋予学生们足够的运动时间和空间?如何在校园内建构“崇尚健体”的文化空气?

  如今的困境是,教育者往往将体育理解为工具,服务于学生增强体质的需要。但实际上,运动本身,或许就是生活的目的之一。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减轻附着于运动之上的功利价值观,继而学会享受运动项目所带来的乐趣和欢娱。具体到操作中,让学生更积极投身于运动,注定要有赖于门类众多的校园社团,有赖于层次丰富校园竞赛———一言以蔽之,有赖于大学生们的自我动员和自我组织。

  将体育理解为强身健体的工具本就无趣,将锻炼矮化为应付考试的手段更是惹人非议。说到底,推动大学生体健运动,最首要还是以更酷、更时尚、更有效率的方式,重建运动本身的魅力。然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