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为艾滋病嫌犯理发。
|
前几天,安徽人杜某因再次盗窃,被南京警方抓获。杜某进入特殊监区后,又一次主动表明艾滋病人身份,并扬言自己迟早会被释放。但一天天过去,他发现自己的“护身符”这一次突然失灵了,艾滋病人的特殊身份,再也没能帮他逃避打击。 今年6月,南京首个关押艾滋病嫌犯的特殊监区投入使用。面对艾滋病人,很多人会敬而远之,监区民警如何进行有效监管?艾滋病嫌犯在高墙内过着怎样的生活?近日,记者对该监区进行了探访。 山下的特殊监区 牙刷都是特制 所有物品无棱角 在距南京主城区约35公里一处小山,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关押“涉艾”嫌犯的特殊监区就坐落在山脚。进入监区,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记者闻到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味道。 走廊深处,14名男子分布在5个房间,穿着病号服或坐或站。“他们都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因为涉嫌入室盗窃、吸贩毒等违法犯罪被抓。”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张文勇小声介绍。 虽说叫特殊监区,房间却更类似医院病房。每个房间一排3张床位,床尾靠墙上方挂着一台电视机。每名嫌疑人一床、一柜,外加一个汤匙、一个漱口杯、一把牙刷。 艾滋病嫌疑人最怕碰伤流血,因此房间内墙壁、床柜等都被仔细改造,看不到任何尖锐棱角。汤匙、漱口杯都是软塑料制成,牙刷是特制软柄,长六七厘米。 自己洗衣统一晒 不吃鱼以免卡喉 “饭盒等生活垃圾不能随意丢弃,必须集中收纳,再交由医院特殊处理。”管理人员说。嫌疑人的衣物清洗同样特殊。需要更换衣物时,嫌疑人自行换下清洗,洗好后由管理人员送到集中晾晒区晾晒。 艾滋病嫌疑人的饮食和普通嫌疑人基本相同,唯一区别是这里不供应鱼类。“民警和嫌疑人每天吃一样的饭菜,但从不提供鱼类,这是因为害怕鱼刺卡在喉咙导致出血。”民警介绍。 除了这处特殊病区外,警方还和一所传染病医院合作,建设了一处专用病区,专门收治发病期的艾滋病嫌犯。每周医院会定期安排医生来会诊。 难过的是心理关 民警多数是自愿报名进来的 说到艾滋病人,很多人避之不及,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监区的管理民警多数是自愿报名进来的。接受培训后,民警就从科学角度消除误解。 执法勤务大队大队长祁剑余向记者坦言,“刚和嫌犯接触时,大家心理上都有波动,包括我自己———担心职业暴露,特别是家人因为不了解而尤其担心。” 如今,大队长祁剑余、副大队长张彦红等每天都会带队进入病区房间,一方面为嫌犯检查眼底、口腔等重点部位,另一方面和嫌犯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 “警察、艾滋病嫌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张彦红说,正是在平等相待的氛围下,“涉艾”嫌犯才不会感觉自卑,不会认为自己遭受歧视,这样民警和他们沟通时,他们才会敞开心扉,自觉接受管理和教育改造。 不穿防护服以维护嫌犯尊严 为了体现双方平等,民警原本可以选择穿防护服面对“涉艾”嫌犯,但所有民警都没有选择防护服,而是穿普通长袖警服。 一名民警说,“涉艾”人员普遍存在自卑、恐惧甚至对生命绝望的现象,为了让他们对生活有自信,活得更有尊严,民警主动消除心理障碍,从穿防护服特殊管理模式转变为零距离常态化管理模式,和嫌犯面对面开展日常谈话教育、开展卫生常识宣教等。 “涉艾”嫌犯往往面临无法理发难题,管理民警于是买来理发工具,亲自上阵为“涉艾”人员理发。 一系列人性化管理措施,慢慢平复了“涉艾”嫌犯刚到病区时忧郁烦躁的心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心中的疑虑和对抗心理,针对“涉艾”嫌犯的管理逐步进入良性轨道。 新闻背景 艾滋病不再是“免罪金牌” 江苏早已设立关押艾滋病服刑人员的专门监区,但此前在公安机关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对于一些患有艾滋病、传染病的犯罪嫌疑人,却因在审查起诉阶段没有专门的关押场所,不得已只能屡抓屡放。设立该特殊监区后,也就对这部分人群有了“办法”。 公安部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市公安局建成特殊病监区,使涉艾滋病犯罪嫌疑人能得以依法收押,有力提升了公安监管执法管理能力,对依法确保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统计显示,特殊病区自今年2月试运行以来,已先后收押20名艾滋病嫌犯,其中已有4名被投入监狱服刑。由于“涉艾”犯罪嫌疑人被及时收押、打击,南京盗窃等案件明显下降。据《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