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商报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位伟人与“宁波帮”

  1984年8月1日,谷牧向邓小平汇报工作。邓小平说:“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孙中山与吴锦堂在日本神户吴锦堂别墅大门前留影。
  所摄为孙中山等在上海李诵清堂路(今陕西北路)李征五旧居白洋房前,前排左六为孙中山,左一鲍罗延,后排左五为李征五。

  在纪念小平同志“宁波帮”、“宁波港”指示发表30周年之际,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泰栋先生,特别为本报撰文,以翔实的史料,充分阐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与“宁波帮”、“宁波港”的渊源,三位伟人分别就此阐述了他们的远见卓识。  

  记者 毛信意 整理

  1916年孙中山来宁波演讲提出>>>

  宁波发展

  要依靠“甬商”与“甬江良港”

  孙中山眼里的“甬商”,就是“宁波商帮”。

  1916年8月,孙中山先生来到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宁波中学前身),在该校大礼堂作了一场有关宁波的演讲。盛赞“宁波风气之开,在全省之先”,“宁波人对工商业之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商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也。”

  孙中山先生这里所讲“甬商”,也就是“宁波商帮”的意思。他又讲到:“宁波人对工商业之经验,本不浅薄,而甬江有此良港,运输便利,不独可将商品运输于外洋,若能悉心研究,力加扩充,则母地实业既日臻发达,而甬人之营业于外者,自无不随母地而益形发展。”

  在这段话中,孙中山先生实际上把宁波发展的两个关键———“甬商”与“甬江良港”,人文和地域的优势,已经联系起来提出来了。

  孙中山在宁波的这次演讲内容,被刊登在1916年8月25日的上海《民国日报》上。

  孙中山先生对“甬商”是很了解的,有两张照片为证。

  一张照片是1914年在日本神户吴锦堂别墅前,孙中山、宋庆龄和吴锦堂一起拍的。

  吴锦堂是慈溪人,从家乡做农民开始,到日后在上海滩打拼,在日本创业,“闯荡世界、造福桑梓”。早在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吴锦堂就以鲜明的态度,支持新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分别捐献上海、宁波军政府银2.65万元和1.64万元,并出任浙江省军政府财政水利顾问。

  另一张照片是1922年在上海李诵清堂路李宅白洋房门前,孙中山与镇海小港(今属北仑区)李家李征五一起拍的,其中还有宁波航运业首领虞洽卿等人。

  此前,李云书、李薇庄、李征五三兄弟积极支持辛亥革命。李征五组织光复军,孙中山委以少将衔;李薇庄把清朝官府库存银十万,拿出来支持陈其美,被人向清廷密告,但他又不能说出支持辛亥革命真相,因而吃了官司,李薇庄后来终因精神压力过大,年仅41岁就去世了。孙中山先生了解此事后,深为感动,亲笔题写一幅横额,上写“子孙永保”四字,赠给李薇庄的家人,以表彰李薇庄为革命忍辱负重,功不可没。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时,财政困难,李云书联络宁波帮商界大佬,组织军事募捐团支持他。因此,孙中山对小港李家关系非同一般,他对“甬商”是有很高评价的。

  孙中山先生当时所提“甬江良港”,指的是宁波江北岸外滩这个内河港,还不是如今的北仑港深水良港。但是,孙中山先生当时已明确地提出:宁波的发展,一要靠“甬商”,二要靠“良港”。从这两点来看,他确实是很有远见的。

  1949年毛泽东在内部电报中>>>

  首次明确提出 “宁波帮”

  毛泽东是第一个用文字明确提出“宁波帮”名称的伟人。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杭州,向浙东进军时,1949年5月6日,毛泽东发电报给三野七兵团的政委和司令员谭震林、王建安。他在电文里明确提出:“在占领绍兴、宁波后,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中小资本家房屋财产……”,同时,又有一个电报给邓小平、陈毅,说:“盛丕华、包达三等”“是上海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要吸收他们参加某些工作。”

  从目前我国的史学研究来看,这是第一次用文字的形式出现了“宁波帮”的概念。尽管这还只是内部的电文材料,但是毛泽东同志已很明确地提出了“宁波帮”是“大、中、小资本家”,“是自由资产阶级”。

  毛泽东在电报中所提到的盛丕华、包达三都是宁波人,都是民族资产阶级,都是爱国民主人士。后来,包达三当过浙江省副省长,盛丕华参加上海市政府工作。

  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宁波帮”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一律公私合营,再后来又是私房改造,“宁波帮”老板们在上海大批房产也被改造了。后来,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从八届十中全会后到发动“文化大革命”,在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情况下,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仍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定为“纲”。历史证明,闭关锁国,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条道路走不通了。

  1984年邓小平发出号召>>>

  把全世界“宁波帮”

  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1984年初,邓小平巡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地方之后,他提出要“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1984年5月,宁波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谷牧同志时就直截了当地说:“宁波的事情好办点,宁波有那么多人在外边,世界上有名的两个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都是宁波人”。(董浩云祖籍定海,但旧时定海是划归宁波地区,而董建华的外婆家是北仑大碶人)。可见小平同志对“宁波帮”的历史和现状是很了解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这个著名的号召就是那次公开提出来的。小平同志不仅提到宁波的人文优势“宁波帮”,也提到宁波的地域优势“宁波港”。

  1985年1月23日上午,小平同志对国务院赵紫阳同志说到宁波时,特别明确提到:包玉刚讲,宁波港可以进25万吨的轮船,是个少有的理想港口。25万吨的轮船进来,成本可以降低百分之三十,所以发展金三角,如果把上海、宁波连起来,就可以解决上海的许多问题(———摘自国务院宁波开发协调小组办公室档案)。

  邓小平从历史和现实审视了宁波港和“宁波帮”的作用,他看到宁波具有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条件;他对“宁波帮”促进生产力发展,“宁波帮”有适合世界潮流的文化、思维方式、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都有充分认识。

  此后,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宁波一要抓宁波港,二要团结“宁波帮”,确定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正确方针(1992年5月26日至27日,中共宁波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通过)。

  宁波帮热心家乡建设

  宁波港飞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帮人士分布在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加上他们的后代,总人数超过42.7万人,而且现在海外“宁波帮”有31.5%以上已从事计算机软件、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事业等。

  邓小平1984年发出“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许多海外“宁波帮”的爱国人士热情被激发起来,一批有经济实力、政治上有影响、学术文化上有成就的著名“宁波帮”人士,如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陈廷骅、包玉书、赵安中、应行久、吴仙标、孙忠利等相继回乡。王宽诚早就对宁波教育事业投入巨资,包玉刚以创办“宁波大学”为先声,以“宁波大使”为己任,对开发宁波港特别关心,努力促成国务院宁波开发协调小组的建立。

  自1984年以来,已有600多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向宁波市捐赠2000多个项目,主要是教育、医疗等项目,实际捐赠折合人民币已超过12亿元。“宁波帮”在捐赠家乡建设同时,还在宁波兴办企业,目前宁波有7000家“三资”企业,是“宁波帮”人士直接投资兴办或由“宁波帮”人士牵线搭桥引进外资兴办的,投资总额达460多亿美元。“宁波帮”不仅热心捐赠家乡建设,而且惠及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帮”人士在全国捐款已多达55亿多元,其中捐赠教育事业在80%以上。

  宁波港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集装箱运输业得到迅猛发展。2013年,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完成4.98亿吨,是大陆港口第3位,世界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77.8万标箱,保持大陆港口第3位,世界港口前6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