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波及全国的“××神器”手机恶意程序案在深圳告破。 8月2日下午6时许,深圳警方抓获嫌疑人李某,这名19岁的大一学生自称想要借此展示自己的能力,目前其因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而病毒短信发送到的手机已达上百万部。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针对2日爆发的恶意手机病毒“××神器”,在第一时间采取多项应急处理措施,在全国范围成功拦截该病毒短信千万余条,并阻断病毒下载链接。目前,该恶意手机病毒的扩散已得到有效控制。 深圳警方17小时抓获嫌疑人 深圳罗湖公安分局网警大队副大队长黄承雄介绍,8月2日凌晨1时许,他接到了一个朋友发来的短信,其中附带着一个网络链接,凭借着职业敏感性,黄承雄怀疑这个网络链接有问题,于是立即打电话确认,朋友回复称,“没有发送短信,可能是自动发的。”黄承雄判断这个名为“××神器”的软件有可能是一个恶意软件。随后立即向上级汇报,成立了专案组。 专案组发现,这款“××神器”手机恶意程序已经在很多用户中传播开来,经过分析研判,“××神器”程序针对安卓系统的手机,实际表现当中,手机用户收到亲戚和朋友发送的短信,内容为:××(用户在对方手机中的名字或昵称),请看链接,后面附带着一个网络链接。 黄承雄介绍,如果是亲人发送的,一般用户就会比较信任,手机用户点击链接之后,会提示下载安装,点击安装之后,3秒钟之后就开始群发给手机通讯录里所有的好友,内容都是一样的,同时启动程序,软件控制后台。 经过17个小时侦查,专案组发现了制作恶意软件的嫌疑人李某。2日18时许,警方在宝安区龙环一路一小区将李某抓获。 大一学生与朋友测试,传播后失控 犯罪嫌疑人李某,19岁,是湖南一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一年级学生。经过审讯,李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同时交代,恶意软件是他自己撰写研发的。 据了解,该程序可轻易窃取用户通讯录信息,收发短信内容,主要用于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发送给软件开发者。警方通过对嫌疑人后台查找,发现了大量用户的银行、支付宝等动态密码,资金余额等涉及财产的短信。 黄承雄介绍,李某是湖南人,父母在深圳做生意,李某暑假来到深圳看望父母。李某交代,制作此款恶意程序是“为了好玩”、“想做一款能够大范围传播的软件以证明自己”。在陆续进行测试后,于8月1日晚开始传播。 李某起初是和朋友测试,将软件发送给朋友,传播开来后,他也没法掌握传播的范围和效力,导致软件在短时间内散发,除了目标手机短时间内接到链接之外,同时还会窃取手机短信内容、通讯录等隐私,同时也会让手机用户产生发送短信的费用。 获取大量他人信息 尚未从中牟利 截至案件破获时,李某并未从案件当中获利,尚未发现嫌疑人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被用于非法用途。 据黄承雄介绍,8月2日下午,李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曾想要制止这一行为,但是此时网盘公司把其账号冻结,他本人已经没有办法去修改了。由于扩散得太快,截至8月2日17时41分,李某自己接收短信的手机未读短信就达到10800多条。 据黄承雄介绍,全国受影响的手机约有上百万部,“危险程度非常高,传播速度非常快”。在查清该恶意程序根源后,在8月2日傍晚立即制止了下载链接,防止其继续扩散。 专家提示,已受感染用户可通过依次点击手机“设置———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管理”,选中“com.android.Trogoogle”和“××神器”,选择“卸载”,点击“是”来卸载该组恶意应用程序。 律师:大学生将面临刑事起诉 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律师龚晖表示,手机病毒破坏手机系统,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造成的损失相当大,即使从用户花费的短信费,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当大的。这名19岁的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应知道可能造成的后果,因此其面临刑事起诉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公安机关发现新的证据,有可能以更加严重的罪名提起诉讼。 网警 勿轻易打开 不明信息与链接 1.已感染该程序的手机可以手动卸载××神器和com.android.Trogoogle两个安卓程序,或通过手机管家等安全软件进行卸载。 2.不要轻易打开手机接收到的不明信息与链接,并建议立即删除该信息或链接。就算是好友发送过来的信息与链接,也不要轻易打开,最好通过电话确认信息来源。 3.不要下载并安装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如需下载请到正规软件平台进行下载。 4.使用SD卡、T-FLASH等内存卡交换数据时注意防止病毒感染。 5.隐藏或关闭手机的蓝牙功能,以防手机自动接收病毒,更不要安装通过蓝牙发送过来的可疑文件。 6.平时对于手机内的电话本及重要信息要经常性备份,以防感染病毒后丢失。 综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