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职工演讲比赛,22名参赛选手述说自己的梦想

人心在,梦就在

  参加比赛的选手。记者 王增芳 摄

  “梦想是夜空中那颗明亮的北极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建设和谐美丽的甬城,是我们心里共同涌动的梦想”、“我们要发扬通力合作、不惧风险的精神,永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勇气”……这些激昂的话语,来自昨天下午举行的“中国梦 劳动美———我与改革创新”全市职工演讲比赛,22位参赛选手述说了自己的梦想。 

  此次比赛由市总工会主办,旨在展现全市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创造、创业的工作激情和精神风貌,增进广大职工追梦圆梦共识,抒发我市职工在“中国梦”征程中所展示出的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

  在比赛中,选手们以精彩的内容、生动的演说、澎湃的激情,以“中国梦 劳动美———我与改革创新”为题,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体会、身边的感人事迹和奋斗精神为例,充分阐述和表达对主题的理解。

  最终,胡春迪和来自宁波广电集团的记者徐宁摘得比赛桂冠,张洋、市公交公司的商倩霞和宁波七中团委副书记沈海明等人获得了二等奖,宁海县卫生局薛瑜、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职工黄静、北仑区青少年宫毛柳盛等人获得了三等级以及优秀奖。

  张洋:在甬找到家的感觉

  张洋的演讲将比赛带到了一个小高潮。张洋目前就职于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有限公司受理中心,是一线操作员。他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我的梦”,讲述的是自己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历程。

  张洋来自于吉林,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宁波大榭。在甬9年,他见证了码头吞吐量二百多万标箱的增长;见证了大榭岛3万多居民的迁入;见证了金融危机后公司积极改革创新,《龙门吊油改电工程》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集装箱攀爬鞋》国家发明专利的获得。

  提及“莫拉克”台风侵袭,张洋说:“台风给宁波和我所在的码头带来了沉重的损失,作为一个未见过台风的东北小伙,当时的我是非常慌乱、无助的。但是,宁波给了我许多的感动,那种同舟共济的精神、雪中送炭的暖心,给我这个异乡人带来了家的感觉。”

  对于其演讲题目的涵义,张洋十分兴奋:“虽然我远离了生活20多年的家乡,但在甬9年的经历,让我对公司、对大榭、对宁波产生了深深的家乡情,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的梦与我的家紧紧相连。我的梦是让这个家更美,让这个家引领时代潮流。人心在,梦就在,我的家在我心里,我的梦是让爱撒遍每个角落!”为了鼓励他,妻子也来到了现场。

  胡春迪:用忠诚守护梦想

  胡春迪是镇海公安分局政治处的一位民警,她用自己的故事讲述了“用忠诚守护梦想”。

  她的父亲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父亲的事迹深深影响了她,“老一辈共产党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忠诚守护着祖国和人民的‘和平梦’,那么在今天这个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我们穿上这一身藏蓝,又该用怎样的忠诚来守护新时期祖国和人民的‘和平梦’呢?”

  她和同事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汶川大地震时,她们跟随抗震救灾队伍踏上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把悲痛转化为与灾难抗争的动力;镇海区看守所民警常年在封闭、单调、枯燥的环境下以苦为乐、以所为家的那一份执着与坚守,换来了2012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来自市青少年宫的选手余淑敏告诉记者,通过参加此次比赛让她学会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参与改革创新,做甬城发展的一分子。同时,她也表达了青年职工愿做改革创新的排头兵的想法,呼吁全部甬城职工为宁波发展添上“一把火”。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王莹 赵清 

  实习生 俞颖超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