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中,马少骅(中)饰演邓小平,张嘉译(右一)饰演习仲勋。 |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8月8日起,央视一套晚8点档将播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中国转型的关键8年 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本剧聚焦于1976年10月6日到1984年10月1日的时间段,即从粉碎“四人帮”到国庆35周年之间的历史转折的节点,共分为“整顿科教,走向变革”;“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发展经济,建设四化”;“百废待兴,城乡共荣”;“时代先锋,国际大潮”五个篇章。 本剧去年9月开机后,拍摄112天杀青,后期制作则长达7个月,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就超过1万张。原本剧中已经拍摄了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刘劲饰演的周恩来戏份,但在后期制作中,为了整体剧情不得不舍弃。 相对以往的领袖题材影视作品,本剧并不仅仅还原了邓小平这8年的工作生活,再现了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风云际会,更通过几个平凡的家庭在这几年的境遇变化,来印证国家政策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 剧中对“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出山”、“全国范围恢复高考”、“邓小平首次访美”、“知识青年返乡”、“农村包产到户”等历史事件均有情景再现,在人物的塑造上,在邓小平的日理万机、运筹帷幄之外,也以重点篇幅描写了他的家庭生活。该剧同时还原了第二代领导人的群像,乃至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人士都有呈现。 这样大容量的作品,剧本筹备期就达3年,自立项到开播已有5年。中央文献研究室以3年时间创作了60万字剧本,并在拍摄过程中一直提供指导;由拍摄过《天下粮仓》、《贞观长歌》、《国歌》等作品的第五代导演吴子牛执导;《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执行制片人高成生则任本剧制片人;国家一级演员马少骅饰演邓小平,萨日娜饰演卓琳,谢钢饰演陈云,张嘉译饰演习仲勋等。而巫刚、宋佳、印小天等则展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命运起落。 邓小平之女邓榕认为本剧虽以邓小平命名,但所描写的并不仅是邓小平个人,而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的光辉形象。“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一大批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他们的胆识,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带领中国人民排除万难,走出困境,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老爷子” 在前段时间的看片会上,制片人高成生透露,邓小平家人在看了第一集之后说了一句:“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老爷子。” 除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史料支持,该剧为了还原一个生活中的邓小平,还向邓小平家人多次取经。不仅还原邓家原址搭景,还在邓家院内拍过戏,开拍前,邓家还与演员们座谈,交流邓小平的一些生活细节。 在剧中饰演邓楠的沈傲君向记者介绍,在与邓家子女的座谈中,他们提到平时在家不叫“爸爸妈妈”,而是“老爷子老妈子”。当时她一下子缩短了与领袖的距离,找到了人物的感觉。“在子女们的回忆中,与老爷子相处就是无拘无束,哈哈一笑的。老爷子在家不爱说话,忙着处理工作上的事,但同时他又很爱孩子,孙辈在屋里跑来跑去,他则在一边工作,一下子把那种天伦之乐的场景找到了。” “为了拍戏和邓家接触了好几次,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和睦的家庭,父母、兄弟、孩子之间都充满了亲情和友爱。这一点让我感触良多,如果不能在身边小处都充满爱,何谈来爱一个国家。”导演吴子牛对记者回忆道。 以平视角度去理解领导人 1978年,对导演吴子牛和主演马少骅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前者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者则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此剧对他们来说,格外有一种“致青春”的意味。 吴子牛介绍,自己作为一名“老三届”,对于邓小平时代之前与之后的变化感慨良深。剧中的知青,很多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1969年吴子牛作为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到了四川;1976年他身在四川,也参加了周恩来逝世的纪念活动;而面对前途的未明,他终于因为恢复高考而改变了命运。 也由此,当1984年国庆,吴子牛在突尼斯参加电影节时,无意间看到电视里播放国庆阅兵仪式上“小平你好”的条幅,他的眼泪瞬间涌出。 因此相对其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本剧的最大特色,即在领导人、历史事件外,穿插着小人物的命运。而这恰也是导演的一番心结。在剧中,云南知青给邓小平写联名信而引发全国知青回城的事件,邓小平只轻描淡写说了一句:“让娃娃们回来吧。” 也因此,在本剧的创作中,吴子牛坚持应该“让小平同志和我们一道尽可能生活在那段历史中”。为此,他也比较感谢时代发展至今,给了创作者更多自由,可以用更多角度、观点来展现领导人:“以往表现领袖人物的电影电视虽然数不清,但往往有一些套路,一是采取仰视、讴歌的态度,二是表现事件多,表现情感少。而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希望用平视的角度,去看待邓小平,他除了是那个影响中国、使中国能够走向今天的领导人,也是生活在那段历史岁月中,一个慈祥幽默的平凡老人。”吴子牛对记者说。 不介意像不像 只关注是不是 “我敢演爱因斯坦,我敢演孙中山,但我不敢演邓小平。”马少骅对记者说,“我对演邓小平没有信心,我觉得我对他摸不着、够不到。” 被评价为国内最像孙中山的特型演员,马少骅此次演邓小平属于临时上阵,他向记者介绍,剧组找到他的时候,离开机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出于个人利益,我不应该接这个角色,准备时间太短,万一演砸了对不起自己和剧组。” 接下角色,他觉得是因为感恩:一方面自己就是1978级大学生,另一方面,他觉得可以让儿孙辈知道,中国人能够像现在这样光鲜亮丽,与邓小平的旗手作用分不开。 “接了这个角色之后,到演完的5个多月里,我没开过电视,没休息过,每天都在看邓小平的资料。不仅看,而且听,我把他的一些录音倒到MP3里,走到哪都听,一边听一边揣摩他说话的状态,渐渐觉得能够摸到边了。” 除了帮助了解邓小平,听录音的另一个作用,是帮他掌握了邓小平的四川话,做后期的时候,马少骅90%的语音是不需要重配的。 除此之外,拍摄过程中,马少骅每天晚上都与编剧交流,“即便第二天我需要4点钟起床,也会问清楚,这句话是不是一定要这么说,有没有什么深意、原因。一定要全部吃透之后我才敢演。”马少骅甚至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了一场戏:因为大量批阅公文的疲惫,邓小平坐在办公桌前发起了呆,连秘书进来也没有察觉。“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细节,呈现一个更生活化的邓小平。” 虽然增肥了10公斤,但在外形上,马少骅仍不是最接近邓小平的演员,但他认为,在出演此剧的过程中,他对演戏也有更深的认识。原来他觉得对一个演员来说演技最重要,而现在觉得演技大约占20%~30%,个人条件占10%,其余则是修养的问题了。而在邓小平身上,他理解了“无我”:“他一直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人民是什么呢?你走上街看到的任何人都是人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把国家当做自己的家那样来尽孝道。而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还以这种态度对待国家、人民,这是非常无私的状态。”在“无我”的影响下,他觉得自己的境界也有所提升:“原来演孙中山的时候,最在意的问题就是像不像;但现在我丝毫不会去介意我像不像邓小平。我认为我演的就是邓小平。” ■观后感 惊心动魄那一夜 充满真情这一家 结束十年“文革”,一举粉碎“四人帮”,这起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首次被搬上荧屏。8日晚,在央视开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宏大气势展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一幕…… 艰难时刻动真情 8日晚,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开篇,就是一边在展现这起石破天惊的巨大历史事件,一边表现了邓小平当年在家挨批时特有的历史氛围。这位伟人在家里用热水毛巾给瘫痪在床的儿子擦背、趴到床下捡螺丝刀、叮嘱已学会修理收音机的邓朴方将来要靠自己本事吃饭……这些生活细节刻画了邓小平在家鲜为人知的父爱一面,他对儿女的谆谆教导充满了人性的温情。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不测,尤其是听到江青叫嚣着要逮捕枪毙邓小平,邓家已在做最坏打算,邓小平甚至说准备“掉脑壳”,并告诫家人要做生离死别的最坏打算,党内可能要出大事。卓琳拿出了家中仅有的几张老照片,依依不舍地分给几个儿女留念,全家人眼中都兜转着泪花,艰难时刻的这一幕显得质朴感人……这些生活细节所传递的真实历史氛围与粉碎“四人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剧中相得益彰。马少骅扮演的邓小平、萨日娜饰演的卓琳等人的表演都可圈可点。 历史画面很壮阔 荧屏上,出现了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如何在危难之际一举粉碎“四人帮”,出现了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开7小时政治局会议时人人一脸严肃的历史画面。虽然在怀仁堂抓捕“四人帮”的历史一幕没有正面表现,但剧中通过耿飚带部队接管电台并宣布宣传纪律,通过李先念把手表留给家人说:“万一我回不来可做个纪念!”通过邓小平家说话要打开自来水来掩护话音……这些真实细节把当年这一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考验表现得淋漓尽致。荧屏还用滂沱大雨来强化紧张气氛的雨夜,使之更具悬念。尽管历史上的10月6日那一夜,夜色很美,天遂人愿,一轮满月穿透乌云。 这是一段非常特殊环境下的重大历史,许多政坛重要人物都是首次在影视剧中出现,如当年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吴德、纪登奎、陈锡联、陈永贵等都出席玉泉山会议,只有四把椅子是空着的,象征王、张、江、姚已被抓。邓家庆贺这一事件时还用吃“三公一母”螃蟹来象征“四人帮”,这在当年十分流行,重现这些历史场面令人倍感真切。 小事不拘有“失真” 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对大人物的表现都有历史依据可循,但对小人物的描写就出现了一些“失真”之处。 如剧中采用虚实结合的叙事方法,一条是以邓家为主的实线,一条是田源、建国、金锁、临茹等小人物的虚线,由此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许是为了烘托历史氛围,对这些小人物的描写有些细节就与那个特殊年代不符而显得“失真”。如田源、建国竟在“四人帮”尚未粉碎、“两个凡是”还在坚持、“批邓”仍在进行的历史环境中贴出大字报:“邓小平,你在哪里?”甚至公开演说,带领数百群众高呼:“邓小平!邓小平!”这一幕,很难发生在10月6日这一严峻历史时刻之前。当时,人们通常用在树上挂“小瓶”的含蓄方式怀念邓小平,绝不会冒当“现行反革命”的危险如此蛮干。另外,如此忧国忧民的“愤青”田源,怎么又突然决定逃港,逃往当时英国统治的香港,其行为在当年被视为“叛国投敌”。如果说,上海女知青临茹因全家被打成反革命、她下乡又受污辱,有一定逃港理由;但田源当时已无任何危险,有人检举他回京为邓小平进行演讲的危险,也被民警机智化解了,他又何必要冒着生命危险逃港呢? 综合《东方早报》、《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