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通过其“御史在途”实名认证微博,举报原国家食药监局局长、现国家药典委常务副主任委员邵明立“为利益集团代言”。陆群称,2005年前后,在邵明立操盘下,国家药典委把南方地区传承上千年的“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把金银花作为邵明立老家山东“忍冬花”的专用名,南方金银花价格因此一落千丈。(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省级纪委预防腐败机构的官员,实名认证的大V人士,网络举报原国家食品药监局长,自然足够引起爆炸效应。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举报者认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前局长邵明立“为利益集团代言”,其间存在利益输送行为;药典委员会则对“金银花”与“山银花”进行了“专业解读”,指出两者之间存在“药用历史、来源、性状、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差异”,因而进行了分列进入药典。二者的问与答,似乎驴头不对马嘴。 从专业上讲,药典目录的分类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过程,将原来一体化和笼统性的分类更为细化,至少表面上无可厚非,即便其间有“瓜田李下”的嫌疑,若没有实质证据,也不能乱扣帽子。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名的程序是否正义,其间有无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而这有待于举报者拿出进一步的证据。 此事的另一个看点,在于陆群选择的举报途径。作为纪检专业人员,他没有采取向纪委实名举报,而是选择最具有眼球效应的网络举报,的确耐人寻味,而正是其“不走寻常路”的做法,才让事件获得了最大的关注和重视。这究竟是其个性使然的结果,还是其他渠道举报不畅的无奈选择,让人不由得产生联想。 严格来说,陆群的行为目的,其实也有着“代言属性”。其实,谁为谁代言确实很难得出明确的结果。不过,一系列程序上的反常性,使得问题被放大并成为公共议题,靠双方的网络论战,靠公众作为裁判,显然既难以让真相大白,又会消弥社会公信,增加解决问题的成本。当务之急或许在于,在“网络对决”之外,纪检部门及早介入,抛开专业争论的表面议题,进行实质正义的追问,并按图索骥厘清有无利益输送,用严密的程序正义,给“花开两朵”一个最终答案。堂吉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