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高校的职称评审,一方面追求“学术GDP”,论文发表数量及发表期刊的档次决定排名;另一方面,原本是对能力的考核,却变成了对名额的竞争,评审指标有定数,评审标准相对灵活,导致潜规则盛行。(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以笔者的工作经验,上述问题确是当前国内高校职称评审现状的一个速写。一方面,职称与工资福利待遇乃至课题申报相挂钩,教授可以“通吃”,讲师只能等待“熬成婆”,更有高校规定,一定时段内不发表论文、不晋升职称,则“非升即走”;另一方面,每年的评审指标有定数,于是乎申报者打破头也要争取占一席之地,由此导致花钱买论文、贿赂评委等成了潜规则,学术斯文扫地。 每每谈及此,批判的矛头都会指向高校的行政化,认为行政化下达的评审指标和拟定的评审标准是罪魁祸首,行政权力干扰了学术权力。一定程度上,不能否认大学校园内行政权力长袖善舞的危害性,但这并非问题的全部。职称评审标准,归根结底要通过学术委员会讨论、审查和通过,而非行政权力可以独断专行,所以还要怪一些评审专家已放弃了学术底线。 更大的问题是,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立高校,目前并未打通人才在体制内外合理流动的渠道,大学基本上还处于“只进不出”的人事状态。本世纪初以来,各地高校为了追求“学术GDP”,敞开口吸纳高学历或者有留洋背景的人才,即所谓的“大力引进人才”。经过十多年的“大跃进”,无论在人员编制上,还是职称结构上,很多大学业已饱和。由此导致,许多大学新增一个教授评审指标,就要等待一名老教授退休以腾出指标。在此背景下,职称评审注定要畸变成对名额的竞争,竞争者像吹气泡一般追求论文数量也就不稀奇,甚至会不择手段。 改革积弊,重要的有三点。一者,以养老金并轨等作为政策支撑,打通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人员流动路径,为职称评审流动出空间;二者,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评聘分离”,把教授的聘任权完全交给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可以低职高聘,甚至取消职称资格的评审;三者,建立以大学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的现代大学制度。 只有把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完全交给与大学兴衰休戚相关的理事会,其既要为自己置身其中的大学名誉兴衰负责,又要直接接受师生的监督———直白讲,只有当大学成败攥在大学自己手里的时候,职称评审或者聘用才会回到学术轨道。 燕农(大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