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新闻雷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400小组”潜伏在日本宪兵队 他们行走在敌人的刀尖上

  (上接03版)

  “400小组”

  有时不得不提供真情报

  乐群是北仑小港人,1918年出生。父亲是宁波和上海两地的富商。她的身份是乐家大小姐,老板的千金。1938年,乐群就参加了新四军,后来派到苏北军部。

  1943年,新四军在浙东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军部派乐群经上海到宁波建立一个交通站,于是,乐群又回到故乡。

  乐群的任务就是与朱人达取得联系,由乐群负责、领导这个小组的反间谍情报工作。

  乐群来到城工委驻地杜岙村,见到了浙东区党委城工委副书记、主管敌伪军工作的丁公量。

  此后,乐群在400小组和丁公量之间,架起了一条联络通道。丁公量向乐群介绍了潜伏在日本宪兵队里的新四军“反间谍小组”的详细情况,“你的代号定为400。今后这个小组就叫400小组。”

  乐群到宁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一考察和认识400小组的成员。经过考察,乐群掌握了全面情况,这个间谍小组的成员也看到区党委派来的这位“女政委”态度诚恳,水平很高,相互间建立了信任。

  此后,乐群一般晚上来。她一来,小组的同志都聚到401号的家,在楼上会客室打牌打麻将。莫奇就在楼下堂前做针线望风。

  铃木手下共有八大密探小组,互相勾心斗角。朱人达组必须提供情报,才能让铃木信任,才能潜伏下来。因此,在乐群的领导下,400小组也会巧打时间差,给宪兵队提供真实的情报,但是,这些真情报实际上是已失效了的。比如新四军司令部在什么地方秘密开会,但当日寇拿到情报采取行动时,司令部领导已开完会走了。

  朱人达不断给铃木情报,虽然这些假情报都失效了,但他们却以为是自己行动迟了,或走漏了风声,因此,铃木对朱人达的怀疑渐渐消散了。

  400小组的资金非常紧张,交涉、应酬、走路子、通关节营救被捕同志,都要花钱。丁公量指示他们,可以自行筹集。因此,乐群和朱人达等有时把奸商、恶霸作为对象,必要时“敲”他们一笔。第一次、第二次,各向一位汉奸老板敲了100万伪币。第三次竟敲到了1亿伪币,那人原来是为国民党俞济民部暗地里向各行各业商人收税的。

  经费有了来源,400小组还按上级指示采购了一些西药、布匹、纸张、日用品……送到四明山。

  皮箱装炸药

  从上海运往四明山

  400小组行走在敌人的尖刀上,经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有一天,朱人达接到指示:上海地下党为浙东纵队搞到了一箱生产手榴弹急需的炸药,但无法运出,命令朱人达设法把炸药从上海取回,送到四明山根据地。

  炸药是违禁品,被查到是要杀头的。正急得要命,朱人达得知特高课课长木场想去上海游玩,带着翻译程明夫妇一起去。于是,400小组商定由朱人达央求木杨和程明,带朱人达和莫奇一起去。朱人达对程明说:“我们夫妻都是土包子,没有到过上海,很想去玩,你们肯带我们去,一切开销我统统包了。”

  程明一听很高兴,就对木场说了朱人达的意思,木场点头了。

  到上海后,朱人达和莫奇顺利取到了一箱炸药,并把炸药放在一只新买的女式皮箱,下面放炸药,上面盖着几件衣裳。

  回宁波的那天,莫奇一手拎着女式皮箱,一手挽着朱人达的胳膊,紧紧跟在木场和程明的后面,箱子很重,莫奇只得硬着头皮拎,不敢慢半步。

  上海火车站入口处两旁站着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宪兵对进站的中国旅客的箱子包裹逐个检查,仔细翻看,一个不漏。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朱人达反应很快,拎过莫奇手中的箱子塞到木场手里。木场的拎包由程明替他拿着,他空着两手。朱人达对木场说:“请你帮我把箱子拎上火车,谢谢你!”

  木场冷不丁接住箱子,掂了掂很重,问道:“朱人达,你搞什么名堂,你怎么自己不拎上车呢?是不是在做金子生意发财呀?”

  朱人达小声回答:“你们日本人一定会检查我的行李的。这样会影响你上车时间。我不做点生意哪来的吃喝呀,带点‘黄货’回去补贴补贴。”

  虽然一路上多次检查,但箱子放在木场身后,检查人员都没过问。 

  平安回到宁波后,400小组其他同志设法将炸药顺利送到四明山根据地。

  机密泄密

  “400小组”

  处境危急

  1945年4月,《新浙东报》上发了一篇报道,说铃木政一有厌战情绪,最近把抢来的衣物变卖,将钱寄给日本的妻子,为回国作准备。

  铃木政一首先看到报纸,大发怒火。很快,报纸被日军检获后,铃木挨了上司一顿臭骂。

  因为铃木写信寄钱时,让王福舟替他拿信封信纸,所以,他首先怀疑王福舟。铃木对朱人达大发雷霆,叫朱人达把王福舟扣押起来。

  事实上,铃木私下里说过厌战的话,当时莫奇在场,她把自己听到的话,向400小组作了汇报。王福舟又结合自己看到的情况,把两件事综合起来,写成绝密情报,交给乐群,送到城工委副书记丁公量的手中。谁知负责处理情报的技术书记,把它当作揭露日军将要失败的重大事态发展,稍作修改后发在了《新浙东报》上。丁公量看到后,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向乐群传达了三个应急方案:一是如果情况紧急,先让王福舟撤离;二是如果敌人追查得紧,400小组处境危急,全体撤离;三是如果有挽回措施,力争一个不撤。

  面对这种突发的危急情况,朱人达动起了脑筋。

  第二天一早,朱人达就到隔壁徐章翠家里。

  朱人达问徐章翠:“阿娘,铃木同你讲卖西装卖大衣那天,王福舟在场吗?”

  徐章翠答:“那天国芬、阿比在场呀,王福舟不在。”

  朱人达有主意了。阿比是伪乡长,经常来宁波,他是日军、新四军两面讨好的人。朱人达马上通过暗线,通知阿比近段时间千万不要来宁波,避免面对面对质。

  同时,朱人达又请徐章翠做了一桌日本料理招待铃木。

  吃饭时,徐章翠用日语关切地对“干儿子”铃木说:“你以后到我这里来不要说华语。阿比听了给你传出去了!你看,阿比不敢来了。王福舟很规矩的,嘴巴很紧的,是忠厚人……”

  由于徐章翠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铃木相信了干妈的话,而且阿比也找不到了,这事才安然过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400反间谍小组”的成员也胜利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返回四明山根据地。他们还策反了一批敌伪人员,共有60多人,带着一部电台、一挺机枪和许多枪支弹药投奔新四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