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教育周刊·记者山海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授村”女校长用爱留住山里娃

  周妙亚常常告诉学生,只有多阅读,多吸收知识,以后才有机会走出大山。
  自制“温暖牌”餐桌让午餐变得更有温度。
  看到学生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是周妙亚最开心的事。

  (上接《教育周刊》第三版)

  “生活中学生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

  周妙亚的办公桌和别的老师有所不同,除了教学资料,彩色橡皮筋、铅笔、橡皮、糖果都是她每天必须准备的,少了哪样都不行。

  由于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外来工子女,父母一大早赶着就去上班了,根本顾不上给女孩扎头发。早读巡查教室时,看到有的女孩的皮筋掉下来,周妙亚就过去为她们扎辫子,虽然没有梳子,也没有太多的花样,但总是比以前舒服多了。久而久之,下课了,总会有好几个小女孩跑来找周妙亚给她们扎辫子。

  “给学生扎辫子,拉近了我和她们的距离,我的课前课后总有许多学生围着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或是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周妙亚说,小小的举动让她和学生们更亲近了。

  铅笔、橡皮、糖果则是周妙亚专门用来嘉奖孩子的。

  发现大多数学生穿得衣服已经很旧,有的人还穿着母亲的衣服来上课,周妙亚便开始找女儿的衣服给学生们穿,若是不够,就自己到市场上扯布给学生做新衣。还拉上弟媳妇做帮手。“你看,这些都是我前几天刚做好的夏装,有连衣裙,还有短裤。自己买布料能保证质量,价格也更加划算。”周妙亚说着,从塑料袋里掏出自己的作品,一件件给记者展示。她说,在做衣服之前,还会大致丈量一下孩子的体型,并把尺寸做的稍微大一些,这样穿得时间能更久。

  周妙亚说,生活中学生需要什么,自己就力所能及地为孩子们提供什么。

  一次家访,学生乐乐(化名)主动拿出自己的作业本给老师检查,其中有好几张白纸被菜汤洒得粘乎乎的。“乐乐,你的本子都脏了,还有味道呢,怎么那么不小心?”内向的乐乐支支吾吾地解释起来:“老师,我们家只有一张桌子,妈妈一边收拾桌子,我一边写作业,妈妈不小心把菜汤洒在了我的本子上。”听到这里,周妙亚心疼极了,她抚摸着乐乐的脑袋连声安慰。

  次日,周妙亚搬来学校一张多余的课桌,让乐乐有了专门学习的桌子。  

  周妙亚总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学生们的生活,哪怕春节期间,也把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学生接到家里住。“春节假期,许多学生的父母早早得就去工作了,留学生一个人在家太孤独了。”周妙亚说,从前在镇小教书,就特别关注班里的留守儿童,如今到了村小自然延续了这一习惯。每到过年前夕,周妙亚就给学生家长发信息,统计春节假期期间父母不能与孩子相伴的家庭,接下来,周妙亚便用车把学生们接到自己家里过节。

  周妙亚的女儿在日记中真实地写道:“我家的车就是妈妈全校孩子的车,可以随时乘坐;我的家就是全校学生的家,可以随时进出;我的衣服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发现已经被妈妈的外地孩子穿去了。”

  “我要带学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没有父母陪伴,没有娱乐项目,漫长的寒暑假对山里孩子来说意味着一种平静而单调生活的开始。夏令营、旅游、兴趣班……这些词对他们来说,陌生而神秘。

  虽然学校与外面的精彩世界相隔着一座座大山,却阻挡不了孩子们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周妙亚一直不遗余力地给学生们创造去山外看世界的机会,带领学生们轮流走出大山。

  “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拓展他们的视野,这样才会有走出大山的决心,才能对学习更加有主动性。”周妙亚说。

  每逢假期前,搜集全校学生的微心愿是周妙亚必须做的事:五年级的吴霞爱好看书,来宁波近7年,特别想去天一阁和天一广场看一看;四年级的姚咏梅,姐妹三个,父母承包种植葡萄,很想去万达影院看一场电影;三年级的戴雨杰想拥有一张公交卡,能坐上驶出大山的公交车……假期里,为学生完成心愿成了周妙亚的重头工作,每个能为学生完成愿望的机会她都不愿意错过。

  7月初,周妙亚为学生争取到了参加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彩虹行动”夏令营的15个名额。他们和宁波“小主人”结对组成若干连、排,体验篝火晚会、营员集体生日party、创意饼干DIY、趣味运动会等主题活动。

  这是赤堇小学的15名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吃住在夏令营。学生们能适应夏令营的生活吗?会不会想回家了?趁着每天晚饭后的营员休息时间,周妙亚就去看望他们。知道学生们的胃口特别好,周妙亚偷偷给他们带去蛋糕、饼干,有限的时间里,周妙亚不停地嘘寒问暖。

  职业体验,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职业化教育,许多城里孩子都未必亲身体验过。8月5日上午8点,周妙亚带着学校12名学生赶到宁波文化广场进行职业体验。学生们穿着大人的职业装,瞬间变成了一个个小警察法官、小旗手、小厨师、小消防员……随着职业体验的深入,未来的职业理想也在孩子们心中浮现。“我以后要当医生,周老师生病了我就能给你治了。”“我要学烧菜,过年了请周老师来我家吃饭。”一路上,学生们簇拥着周妙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4年寒假,周妙亚还联系了宁波市文化培训中心的一位董老师,让学生们免费参加了2天的航模培训,腊月廿五、廿六两天,天气非常寒冷,周妙亚硬是领着20个孩子乘公交车来去。

  到山外看世界的机会毕竟有限,趁着假期还未结束,周妙亚提早上班,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好让留在山里的学生随时能来这里看书,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

  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周妙亚还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帮助山里的孩子。今年5月,周妙亚跟团市委联合启动了留守儿童关爱驿站。山区的图书资源缺乏,2013年10月,周妙亚向团区委申请了4万元的图书资金……

    “童第周自强不息的精神长留于此”

  赤堇小学的前身是冠山小学,童第周、画家沙耆、财会专家夏俊誉等名人都曾在此校就读。正是童村名人辈出,使得当地人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更有“学校兴则童村兴,学校撤则童村衰”的说法。该校的学子也受“教授村”文化氛围的熏陶,学习兴趣浓厚,成绩优秀。

  周妙亚自豪地告诉记者,年年高考取得高分的赤堇学子,总能占到整个塘溪镇的近一半。“今年村里有两人高考上了第一批分数线,我们小学就有2个呢。”

  2008年赤堇小学校舍被全部鉴定为危房,而这几年学校的生源又确实在不断减少,学校可能面临撤并,不复存在。

  塘溪镇有关部门认为,除了校舍被鉴定为危房之外,随着塘溪全镇政治、经济、文教的中心逐步向塘溪镇区转移。童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直接造成赤堇小学大量生源外流,班额严重不足,学校保留困难重重。

  虽然不知道学校未来怎样,但毕业于这所学校,对学校怀有深厚感情的周妙亚始终只想着做好眼前的事,尽可能为这里的学生多付出一点。“当下我能做的就毫不保留。不管学校未来怎样,能肯定的是,赤堇小学100多年的历史肯定不会被抹杀掉,童第周先生以顽强的毅力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会在此长留。”

  女儿日记里,母亲是什么模样?

  你是一棵大树

  守护学生的梦

  我常常想,在妈妈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些什么呢?

  我猜,在妈妈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所大大的学校。妈妈是一名山村小学的老师,那个山村学校很小,经常被我戏称“袖珍”。但我知道妈妈的内心深处却很丰富,她一直希望这所山村小学能越来越美,她的学生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有明亮的教室,有整洁的食堂,还有各种先进的设备……

  记忆中,妈妈总是为学校的事忙碌着。晚上醒来,妈妈的房间里仍然透出温暖的灯光,那是妈妈还在备课。我不是妈妈的学生,她不给我上知识的课,却经常给我讲做人的理。所以,妈妈,您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所大大的、漂亮的学校吧?

  母爱深处,妈妈心系她的留守孩子。我家的车就是全校孩子的车,可以随时乘坐;我的家就是全校学生的家,可以随时进出;我的衣服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发现是被妈妈拿去给学校的外地孩子穿了,还有我找不到的彩色发夹以及还在玩耍的玩具。

  妈妈就像赤堇小学门口那棵有着50年历史的香樟树,不论晴雨,不论寒暑,都默默守护着校园和校园里的孩子们。我的妈妈,一直用她的怀抱温暖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在妈妈这棵大树下,风雨不再侵扰学校孩子们的酣梦。

  妈妈,我知道你的内心深处有着好多好多的爱,这些正能量就像寒夜里的灯火,温暖又坚定,带给山里孩子幸福与安心。而在我的内心深处,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更是一个好妈妈!

  华星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