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教育周刊·记者山海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都不能少

“教授村”女校长用爱留住山里娃

  打篮球是山里孩子最喜欢的运动之一。
  绿意盎然的童第周生物科技室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阅读场地。

  鄞州区塘溪镇童村是闻名遐迩的“教授村”,曾走出过以童第周为代表的70多位教授及教授级人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该村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童第周母校赤堇小学,这几年的生源在不断减少,并且出现了本地生源稀缺,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为主的局面。

  在地理位置偏僻和经济落后的山村小学,怎样让生源不再流失?怎样让山里孩子学得不比城里孩子差?自从周妙亚担任赤堇小学校长以来,竭尽所能地改善学生学习条件、改变学生学习心态,用爱和责任留住山里的学生。学校已经连续两个学期没有学生转走。

  9月2日,记者驱车走进了这所位于鄞州区最东边的小学。

  吴彦 桂珍燕/文 

  吴彦 夏斯涵/摄 

  “我们山村校园也能生机勃勃”

  从塘溪镇到童村,还需要13分钟左右的车程,镇上只有一条公路通往童村。穿过热闹的塘溪镇,马路立马变窄了,周围也立刻安静起来,巍峨的高山、茂密的竹林、潺潺的河流,把这里装扮得静谧淳朴。绕过两个小山头,再穿过一条隧道,横跨过梅溪水库,童村这个与水相依的村庄终于露出了真实的面貌。

  走在童村,如果不是高高飘扬的红旗告诉你这是所学校,若不仔细观察,站在老旧的封闭式铁门门口,根本无从察觉这是一所小学。

  村中学校只有一栋三层的教学楼,由于生源不足,去年未招收一年级学生。目前,全校只有3至6年级共4个班级52名学生,其中有44人都是外地学生。周妙亚说,不少家长出于路程、教学质量等考虑,都想办法将孩子安排到镇上或城区的学校去读书。因此,往年每学期开学后,总有不少学生转学。

  令周妙亚欣慰的是,今年9月1日上午9时,赤堇小学举行开学式,全校52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这学期没有一个学生转学。“已经连续两个学期没有学生转走了。”周妙亚说。

  2013年9月,周妙亚从镇中心小学走进这个山村学校当起了校长,并与所有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交流,表示将尽自己最大努力带好这批学生。“山里学校条件再困难我也不怕,办法总比困难多。”周妙亚说,她一定尽自己所能让山里孩子学得不比城里的孩子差。

  于是,学校有了童第周生物科技室,学生们能耐心坐下来翻阅课外书了;学校有了室内乒乓球室,学生们又多了一个体育活动场地;学校有了简易食堂,学生们再也不用吃凉透的自带便当了;校外有了实践基地,学生们能到户外种蔬菜体验丰收的喜悦……

  “这些都是生源流失后多出来的教室,我把它们都利用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学生心里有失落感。”周妙亚说。

  初到学校,看到学生们中午吃饭的环境让周妙亚心里一阵阵地酸楚。在一间空房间里,两条腿残缺的旧乒乓桌架在几张课桌上搭成了学生们的餐桌,没有椅子,一群人只好站着围在乒乓桌四周。第二天,周妙亚便从家里搬来装修时多余的板材,和父亲一起为学生们做餐桌。父亲以前是个木匠,手艺都还在,两人根据古筝的原理,按照学生们的身高,量身制作了5个长约4米,宽半米的餐桌,每个桌子能坐下10个人。同时,将一楼的一间空房专门作为食堂,并且重新粉刷了墙壁,安装了洗手槽,放置了垃圾桶。这样一来,一间简单干净的餐厅就成形了,学生们再也不用站着吃饭了,周妙亚的心也踏实了。

  平常,饭菜都是学生们自带的,看到许多学生为了省钱,每餐只吃咸菜、豆腐果腹,从2013年秋学期开始,午餐由正规送餐企业统一配送,荤素搭配,两菜一汤,每周还有一次水果,在营养和卫生方面都有了保障。

  童第周生物科技室是一间多功能教室。走进教室,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几盆绿色植物摆放在书籍之中,让科技室显得生机勃勃。科技室里除了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书,五张菱形课桌上也高高地堆起了各类书籍。学生们课余时间可以在此挑选自己喜爱的书,并培育生态植物。科技室周围还贴了不少童第周名人故事,以此鼓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周妙亚还陆续重新布置了校园。教学楼走廊贴上了彩色的道德礼仪故事,遮住了外墙的落漆;楼梯过道上挂着一连串学校各类活动照片,简单的布置,同样能让校园充满生机。

  (下转《教育周刊》第四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