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陆紫丹 |
 |
陈耀威 |
我的大学 编者按: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大学学员数量也渐渐增多。老年人通过学习,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乐观向上,把知识带回家。从本期开始,我们与宁波市老年大学合作,搭建“我的大学”平台,使老年人精神上有追求,更热爱学习,书写新时代老年人的康乐生活。 老年大学,学生大多是退休了的老年人,但教师团队却不乏青春洋溢的年轻人,他们当中有80后帅哥,有长腿美女,还有文青GG和搞笑MM……据宁波老年大学教务处张老师介绍,市老年大学共有教师139名,其中退休教师与在职教师比例各占半数。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意采访了两名年轻的男老师。 陆紫丹:他们需要我,我也需要他们 他只有34岁,但他是老年大学的声乐系老师;他教老年人声乐课才短短3年,人气却很旺。他就是陆紫丹。 2011年,在浙江万里学院任教的陆老师,一次在与合唱团老师偶然交谈中,合唱团老师问他是否想感受一下教授长辈音乐知识,之后陆老师就萌生了尝试在老年大学兼职教学的想法。 “我一般从最简单的音准节奏、作品处理、声音意识开始,慢慢地让他们学会唱歌的技巧和方法。别看他们是老年人,主动性非常强,学习的认真程度不亚于年轻人,一段时间内进步也非常快。”陆老师笑着说,每次课堂上的互动、表演都会乐得老人们合不拢嘴。 老年人学得开心,陆老师也教得开心。虽然自己是老师,但面对“长辈学生”,陆老师还是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们为“叔叔阿姨”。他一共教4个班的学生,每个班60人左右,上大课的时候,就像和一大家子人在交流。陆老师撩了撩头发,笑着说,教老年人,需要是爱心和耐心,一旦他们感受到了,课堂就会变得非常和谐。 陆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去年教师节,陆老师一进教室,就发现了学生们准备的花束。面对鲜花,陆老师心里感到一阵暖流。其实不仅仅是教师节,平时在放假前,学生们都会送陆老师一些小礼物,每次收到他们的礼物,陆老师都感到很幸福。 对于以后的打算,陆老师说,如果工作上有冲突,我也一定要找其他老师代课,我不会丢下他们,今后还会继续教。“他们需要我,我也需要他们。”这短短几句话,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 陈耀威:好玩才能让老人更有兴趣学习 “小朋友们,上课啦!”咋一听,这是小学上课铃一响老师说的口头禅,但您绝对想不到这发生老年大学教室里,说这话的是32岁的“无厘头”老师陈耀威。 别看这位“无厘头”老师只有32岁,在市老年大学的教龄已有足足6个年头。2009年,陈老师刚好在海曙南门街道排练合唱,当时市老年大学声乐班班长郑霞生也在现场,听完陈老师的课以后,觉得这个小伙子讲课挺好玩的,就将他引荐到老年大学,正是这个契机成了陈老师与老年大学缘分的开始。 陈老师的课究竟好玩在哪里呢?“你别看我第一节课讲的是普通的乐理理论知识,后几节课我就变‘花招’了。我教发声不是发‘啊’,而是一些来自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声音,比如狗叫等各种动物的声音、救护车等警报声。”陈老师笑着扬了扬眉。他说,理论知识一般比较枯燥,好玩的东西更能让老年人有趣地学习。 不仅如此,陈老师还老是开玩笑,“小朋友”的称呼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经常一下课讲台就被学生们围得团团转。他时常上完课后就当场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对他们的问题一个个说过去,或者自己示范一遍。用他的一句经典的话说,学生如同他的一面镜子,老师的不足会体现在学生的身上,两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他的“无厘头”特质不经意间吸引了许许多多学生,不少学员为了报他的课“绞尽脑汁”。50多岁的方女士是他的粉丝之一。“陈老师的课上得特别好,我今年报名这门课就是冲着他来的。”方女士说,本来是听朋友介绍的,后来觉得非常好,就推荐给其他人,大家都挤着脑袋要听他的课。开学后,方女士还特地到声乐系询问陈老师带的班级,还有没有多余的名额,想帮自己的一位姐妹报个名,但名额早已全满。实习生 徐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