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一晃,又到了秋日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秋。 《红楼梦》中描绘的拜月祈福、行桂花令、月下闻笛、酒后说笑、月下踏歌等古人的中秋赏玩,已渐行渐远。每个地方,都沉淀凝结成自己的传统风俗。 中秋节,不止有月饼与假期。今天,说一说不一样的老宁波中秋风俗。 记者 陈也喆/文 任山葳/图 等 仲秋的月亮,硕大明润,月亮里有吴刚,还有一棵桂花树。 宁波民俗专家沈志远说,他还是小孩的时候,曾听大人说起这样一个故事: 吴刚在月宫砍伐桂花树,一刀砍下去,似乎有裂开的缝,把刀抽出来,那裂缝随即闭拢了。一次又一次,这棵桂花树始终纹丝不动,随砍随合。天上的吴刚很无奈,地上的老百姓开始取笑他,大男人,一点力气都没有。 吴刚不服气,每月十五,便摘一瓣桂花叶子,扔到人间。那些桂花叶子,穿越云层,飘零下来时,就变成了月华。 月华,字面意思是月亮的光辉,在宁波民间的说法里,它是桂花叶子变幻成的仙物。 而到了农历八月,吴刚专挑八月十六往下扔桂花叶。宁波老话讲,月华月华月月华,八月十六大月华。八月十六那天的月华最大,可以用肉眼分辨。 如果谁有幸捡到这一掬月华,谁就会鸿运当头。升官发财,金榜题名,那都不在话下。 孩子们听到这个故事,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盯着月亮,不舍得眨眼,生怕一眨眼,桂花叶子就掉到哪个沟沟里,月华没有了,好运也就流失了。 还有一些孩子,干脆就拉一把竹篾的躺椅,放在天井里,面对着月亮,睡在躺椅上。望着月亮,等着月华降临。等着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月华如水洗纤尘。如今,“拾月华”的习俗,只存留于老年人的记忆中了。 赏 沈志远说,中秋节那天,肚子里有点墨水的文人,总会赏月吟诗,品酒谈笑。 大户人家就请戏班子来做戏。在这样的节日,上演的都是团圆或有关中秋的老戏,像越剧《嫦娥奔月》,甬剧《田螺姑娘》等等,还会请来一些艺人唱宁波走书。 这样的戏平常也演,但中秋夜听来,映衬着清辉月光,更是应景应心。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做戏不仅仅为了看戏,最主要的是一家团圆,聚在一起的热闹劲。不仅是夫妻团圆,友人团聚,祖先的像也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供起来祭祀。宁波人看重的是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 这一天,出门在外的游子必定回来吃中秋团圆饭。如果八月十五赶不回来,八月十六也一定会赶回来。千里共婵娟,因为一轮圆月,把分隔各地的亲人好友都召唤而来。 大人们往往看戏听曲,闲聊几句,直到深夜。奶奶抱着孙儿,讲着嫦娥奔月、唐明皇游月宫、吴刚伐桂、月老牵线等神话故事。夜愈深,那一拢明月似乎更圆更大了。 除了夜半赏月,宁波人还有独特的海边赏月的习俗。 宁波沿海,素有“三面波光拥一城,江潮时共海潮生”之说。这也就比其他地方,多了海边赏月的便利条件。 沈志远说,海上升月特别壮观。看着月亮从广阔无垠的海上显露,从橙红色,继而变浊黄色,渐渐变得浑圆,最后变成冷白。那样渐次明晰的 变化,只在一瞬间。 吃着月饼,品着海鲜,吹着海风,望着明月,感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静谧时分,那真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惬意。 后海城塘、甬江长堤、望海楼,与城东的招宝山巅,都是赏月极佳的地方。 吃 汪曾祺在《晚饭花》一文中写道: “每年的中秋节,附近的孩子就上他们家去玩,去看院子里还在开着的荷花,几盆大桂花,缸里养的鱼;看他家在院子里摆好了的矮脚的方桌,放了毛豆、芋头、月饼、酒壶,准备一家赏月。” 宁波人的中秋节,也有这几样东西:桂花、芋头、月饼、月亮。 宁波民歌《十二个月花名歌》就唱道:七月栀子戴头上,八月桂花满园芳。七月乞巧穿耳梳辫子,八月中秋赏月采桂子。 宁波的中秋菜谱里还有这样一道必备菜:鸭子炖芋艿,老话叫“鸭扑芋”。八月中旬,正是芋艿上市,最鲜嫩的时候。八月半,芋艿挖挖开,九月半,芋艿剩一半。 而入秋后的鸭肉更香更嫩,配以笋干、香菇、火腿等提提鲜,再与芋艿炖在一起,滋味别提有多美了。真是“鸭肉骨头水溻糕,八月十六等勿到”。 中秋节的饭桌上为什么会有鸭子炖芋艿呢? 沈志远说,因为芋艿剥皮后,圆润光洁,就像中秋时分皎洁的明月。鸭子象征鸿雁,鸿雁传书,思乡怀亲,远在他乡的游子,尝到这道菜,也会怀念起童年时的中秋团圆饭。 中秋节的节令吃食还有桂花。 宁波歌谣唱:“七月老三捋银子,八月桂花嵌馅子。”桂花能做的吃食很多,桂花月饼,桂花搵酒。还有糖桂花,用瓦罐贮藏起来,来年过元宵节的时候,用糖桂花裹猪油汤团吃,咬下去,一口饱含秋意的馨香与甜美。 中秋夜,很多宁波寻常人家,就像汪曾祺先生所写的,一边饮酒赏月,一边吃着水红菱、莲子、鲜藕、柿子。当然,还少不了各种宁波特色的月饼,比如苔菜月饼、桂花月饼等等。 拜 夕月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夕月,就是祭拜月神的意思。 相传齐国有个丑女名叫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后来因为超群品德入宫,却又因为外表丑陋,一直未被宠幸。 有一年中秋之夜,国君齐宣王在月光下见到了她,觉得她美艳动人,于是册封她为王后。中秋拜月的习俗由此而来。 也因为如此,中秋拜月,也叫“女儿会”。是夜,年轻女子在明堂摆上几案,将祭品安放于供桌上,祭品均为素色。 露天上的香案上,摆放月饼,以及西瓜、石榴、吊红、文旦等时令水果。但不能放梨,因为梨与“离”谐音,这与中秋团圆之意不符。 宁波人拜月,其实就是拜月姑。明月东升之时,天上的七位月姑下凡,为人们排忧解难。 女子们先点上清香,对月姑祷告:“月姑,月姑,请侬落来聊一场。门口一口井,请落月姑照水影;门口一池塘,请落月姑玩一晌;花衣衫,随侬拣;金银钗,随侬戴……” 拜月神,请月姑,都是女子的事情,而男人们以赏月望月为主,这在传统习俗里面是不多见的。 从唐代李端的《拜新月》一诗,也可以看出,当时祭拜月神的主角是女性:“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沈志远说,这是因为阴阳相对,月亮为阴,女属阴,男属阳的缘故。 撇开神话传说不谈,单从外观上看,中秋,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中国人讲究圆融,这样的大好时节,自然是需要表达敬畏,祈求上苍,圆心底美好的夙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