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我国第4个“全国安全用药月”。应国家食药总局要求,我市从9月1日开始开展为期2个月的“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呼吁广大群众“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很多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多数家庭却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更少有人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过期药。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请他们分享如何配置、管理家庭小药箱。 记 者 苏钧天 实习生 徐丽文 过期药品危害大 业内人士认为,家庭中存在大量过期药品以及对其处理不当,由此而产生的危害不应低估。 过期药品的使用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危害。《中国药典》规定,药品一旦过了有效期,就成为劣药。药品过期就意味着失效,人一旦服用后,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导致中毒。例如,维生素C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被氧化,氧化后的维生素C对人体有害;还有中成药类尤其是冲剂、蜜丸等剂型,存放时间过长,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霉变,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但这种霉变通常用肉眼难以看出来。而一些特殊性质的药品,如磺胺类、青霉素类药品过期后使用,容易引发人体过敏和休克。 有专家指出,过期药品的危害甚至超过废旧电池,因为药品溶水性及挥发更强,即使是市民采用随地销毁、用火焚烧的方法,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据了解,我市是全国率先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城市之一。目前全市有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近千余个,主要分布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县局为单位进行管理。 如何配备家庭小药箱 现在大部分家庭有家庭小药箱,配备一些常用药品或专用药品以方便用药。家庭小药箱常备药品有哪些,如何管理小药箱,是市民比较关注的问题。对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建议居民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是选择常用的非处方药物。非处方药物是经医药学专家遴选,认为老百姓根据说明书或药师的口头指导即可以安全应用的药物。当然对于个别处方药物如胰岛素,通过医护人员培训,患者可以在家庭中完成治疗。其他处方药物尤其是注射剂,是不能在家庭药箱中出现的。 二是根据家庭成员情况存储药品。尽量选择单一品种,选择应用方便的药物剂型,储备最少量药品。家中有儿童,可以储备一些退热药和止咳药,还可以备些健胃消食中成药;家中有老年人,特别是有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要准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口服制剂、喷雾剂以及外用药品是家庭药箱的首选剂型,不宜选用注射剂。婴幼儿服药困难,可以选择直肠栓剂,如退热栓等。药箱的储药量一定要少,以免造成浪费。例如,硝酸甘油一旦开启密封,3个月以后就不能保证药效了。 三是药物选择要根据季节变化而更新。中药一般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适应季节,不能一成不变地服用。例如,感冒清热冲剂是针对外感风寒内有伏热的感冒,这种感冒大多在冬天发生;银翘解毒片(丸)是针对外感风热的感冒,大多在春天发生;藿香正气丸(胶囊、水)主要针对夏秋外感寒邪、内伤湿滞的患者。 如何管理家庭小药箱 家庭药箱的管理原则是既要保证紧急用药的供应,又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和药品浪费,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目标。大家不妨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采用下列方法来管理家庭药箱: 一是建立药品登记表。药品登记表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药物的消耗情况,详细记录适应证、用法用量和有效期,可以有效避免药物滥用和药品过期浪费。家庭存放的药品最好用原包装,如果原包装破损,一定要重新标注药物的名称、适应证、用法用量以及有效期等,避免紧急情况下吃错药。 二是分类分开管理。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应用差错,医疗机构的药品是按成人药与儿童药分开、急救药与常规用药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管理的。家庭药箱也应该这样管理。药品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否则就会带来危害,老百姓不能尝试新的治疗用途。适应证和使用方法要醒目标示,特别是对视力有问题的独居老人,要用大号字体醒目地标示在外包装上。同时家庭药箱要远离儿童。 三是注意药品的储存条件。有些药物见光易分解失效或者产生有毒物质,要装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有些药品容易潮解,要密封或者置于干燥地方保存。有些药物对温度敏感,则要求在4℃左右保存。 四是要定期清理。每3~6个月检查一下家庭药箱,查看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如储备药品出现以下变质情况,则不能再用: 1.片剂产生松散、变色; 2.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 3.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 4.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 5.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 6.眼药水变色、混浊; 7.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