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南均在路口指挥交通。 通讯员 李灿 摄 |
苏文清 范敏莉 李灿 人物名片 孙南均 奉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桥中队协警,曾荣获“宁波市公安局十佳协警”、2013年度“最美奉化人”等荣誉称号。 每当早晚高峰,在繁忙的路口,人们总能看到交警忙碌的身影,他们指挥交通,处理事故,引导行人。而在他们身边,还有一群同样忙碌的身影,在滚滚车流中协助他们维护交通秩序。他们,就是交通协警。 在奉化市锦屏南路上的锦溪桥岗,每天清晨与黄昏,市民总能看到一个40多岁的交通协警,在车流中不停地指挥交通,准确的手势、有力的身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就是孙南均,一个普通的交通协警,却在岗位上干出了一份不普通的成绩。 苦练而成的指挥标杆 2014年8月31日下午4时20分,晚高峰刚开始,孙南均早已跟随交警来到市政府旁的锦溪桥岗执勤。马路上,他时而奔跑、时而吹哨、喊话,熟练地指挥着来往车流。 董斌是奉化市交警大队大桥中队的指导员,也是最熟悉孙南均的民警之一。他说,“老孙的指挥动作清晰准确,非常标准,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风格,而这,来得并不容易。” 2009年,孙南均加入大桥交警中队,在一群20多岁的小伙子中,40岁的他显得有些“特殊”。董斌问他:“要当交通协警很不容易,除了得吃苦,还得练会一套专业的指挥动作,你,能行吗?” “行。”孙南均答得斩钉截铁。从此,“直、平、挺、立、收”,苦练基本功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在单位,对着民警练,请他们指出不足;下班后,对着镜子练,有时还叫来亲戚朋友,对着他们模拟练习。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实践,孙南均的动作变得越来越标准,清晰准确、指挥有力,还将长短结合、急缓相融的不同哨音与交通指挥手势相组合,再融入眼神、表情、语言、脚步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指挥风格。 “老孙有一精神不服输的精神,非常敬业。”董斌说,“如今,许多协警都以他为标杆,勤学苦练,形成了非常好的氛围。” 群众看见他在路上就觉得踏实 由于工作认真踏实,指挥技术过硬,加入协警队伍没几个月,孙南均就被中队领导派往锦溪桥岗,负责疏导交通。 该指挥岗周围分布着学校、医院以及众多老小区,同时,由于锦溪桥周边的路口极其不规则,路面狭小,无法通过安装信号灯进行调控,只能依靠人工指挥来进行管理,给路面执勤指挥带来了不小压力。 “锦溪桥岗车流大,任务重,情况复杂,一开始让老孙去,队里还有点担心。”董斌说,“但最后,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也感动了我们。” 2009年至今,孙南均已经在锦溪桥岗坚守了五年,夏顶烈日,冬迎寒风,出行的人们总能在那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陈女士每天都要开车路过锦溪桥岗,她说,“我们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却记住了他的身影。好几年了,每天看着他在那里指挥,我们这些车主心里就很踏实。” 记者去采访时观察到,执勤一班岗,他吹哨达2000多次,指挥动作7200个左右,来回走动几公里。因为每天不停地走路、跑动,他的皮鞋磨损得特别厉害,每两个月要去补一次。就是这样,一年也要穿坏四双鞋。 坚持每天提早二十分钟到岗 “老孙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不仅只限于站好一天两班岗。”董斌说。 每天早晨7点不到,他就赶到执勤点,比规定时间提前20分钟;傍晚,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周末,交通流量大,他就主动延长执勤时间,有时到了七八点钟才撤岗。 今年年初,正在指挥交通的孙南均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民警劝他马上去医院检查,他却咬着牙说,“等过了高峰,撤了岗再去。现在,我还行。”等他执勤完毕,从岗上撤下来时,冷汗早已浸透了他的衣服。 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了盲肠炎,“这是小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董斌等民警的极力劝说下,孙南均才答应在医院动手术。然而,手术后没过几天,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了锦溪桥路段…… 2013年,由于工作出色,孙南均被评为“宁波市十佳协警”、“最美奉化人”等称号,面对纷至的荣誉,他却说,“我是跟大队的许多民警学的,他们是我的榜样。” 有时也会听到家人的埋怨,“每天这么辛苦,你年纪也大了,找份轻松点的工作吧。”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孙南均,却毅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我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看着路口的车辆、行人在我的指挥下有序通行,我有一份满足感和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