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教育周刊·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是照亮学生未来的航灯

2014年北仑区优秀教师巡礼

  北仑区庆祝第30个教师节文艺演出现场,老师们深情献唱,展现多才多艺的一面。闻晓明 摄

  今年9月10日是第30个教师节,恰逢今年也是北仑区建区30周年。30年来,北仑从当年一片渔村海岛,发展到现在区域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北仑区的经济发展有后劲,教育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在此辛勤耕耘、诲人不倦的教师们把大批学生培育为北仑区现代化建设宝贵的人才资本。

  为了领略教师的风采,体验教师的治学态度,领悟教师的教学精髓,教师节前,记者走近了北仑区5位教师代表,他们有的常年在教学一线默默耕耘,有的带领学生站上国际舞台显示中国力量……道德高尚、事业赤诚、业务精湛、桃李天下是他们共同的符号。

  吴彦 闻晓明

  范东晖:

  成就学生的美好梦想

  20年来,他默默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20年来,他将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教育事业;20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佳中学班主任”、“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今年又被评为“宁波市名师”。他就是宁波市北仑中学数学教师,课程研发部副主任———范东晖。

  在课堂教学上,范老师潜心钻研,锐意创新,形成了“重点突出、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他先后十多次承担公开教学及示范教学任务,均获好评;参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比赛,获浙江省一等奖;教学效果年年优秀,调入北仑中学以来,任教班级在市期末联考中,数学成绩多次排名第一。

  竞赛,是考验一名数学老师功力的最高战场。为了辅导学生竞赛,范老师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也常常为了解一个难题而忙到深夜。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取得的累累硕果:学生在全国及省级数学竞赛中屡屡摘金夺银,获一、二等奖的有100多人次。其中,2013年4月,任教和辅导的高一学生参加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获得8个省一等奖,15个省二等奖,12个省三等奖,获奖的质量和数量在同年级中均列全省第一名,创造了北仑中学建校以来的数学省级竞赛最好成绩。

  同时,范老师将他的教学经验、教学思想融入科研,凝聚为一篇篇新颖的论文,一部部厚实的著作。近几年来,他撰写的20多篇论文在《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通讯》等全国及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先后主持或执笔多项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并多次获市重点课题一等奖。近年来,他还主编或参与编写《高中新教材名师导学》等十多部书籍。

  正是这一份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让范老师成就了一个个学生美好的梦想,收获了一缕缕为人师的幸福。

  范东晖:我想我总能挑一件事儿,这件事情就是教育,专心做它,做到极致。我这么做了,就是尽了做一个教师的本分。

  沈海珍:

  做学生心中的“珍姐”

  沈海珍是宁波市北仑区柴桥中学的化学教师兼年级组长。从教16年,在那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三尺讲台上,沈海珍一直定义自己为一名为学生服务的普通老师。

  沈老师说,自己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我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

  化学课上,沈老师总能想方设法,让学生们体会化学的魅力。在沈老师的引领下,课堂总是十分活跃,学生们有沉稳阐述的,有互相面红耳赤争辩的,有奇思妙想的……沈老师总有办法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化学课。

  沈老师现已40多岁,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她“珍姐”。学生们说,当自己遇到困惑时,沈老师总是第一个想到的倾诉对象。校园里,时常能见到她与学生倾心交谈的身影。彷徨、困惑、失落、伤心的学生在经过与沈老师的几次交谈后,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和沉稳。对学生们来说,沈老师就是他们最信任的知心姐姐。

  2014届的一位男生时常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困惑。在与沈老师多次交谈后,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还在暑期自学大学化学,后来,他在省化学竞赛中获得了省一等奖,并立志终身心系化学。

  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上,沈老师一直践行着她曾经的誓言:洒下爱心,收获快乐;精心耕耘,收获成功;低调淡薄,升华人格。

  沈海珍陆续获得教坛新秀、区骨干教师、竞赛园丁奖等荣誉。

  沈海珍: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对学生。

  毛 军:

  带领学生登上

  全国技能大赛赛场

  毛军,2006年8月进入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机电专业工作,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平时主要担任钳工、数控铣、CAD等课程的教学,同时还担任两个工厂间的管理。

  自工作以来,毛老师一直担任学校技能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冲出宁波,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毛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辅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共同解决难题。所辅导的学生多次在省、市技能大赛上获得好成绩。

  在2014年的市技能大赛上,毛老师辅导的学生史宇臻以宁波市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资格。为了让比赛成绩有所突破,毛老师带领学生们延长训练时间、加大训练难度,每天带学生从早上7点训练到晚上9点半,还定期带学生去兄弟学校学习、拉练,努力克服大赛经验不足的弱势。

  通过几个月的奋斗,从全国技能大赛上传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史宇臻获得了装配钳工一等奖,毛老师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希望帮助他们挖掘潜能。”毛军说,自己平时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在教科研方面,毛老师积极参加论文和教材的编写,曾作为副主编编写了《钳工项目式应用教程》《精密测量技术》教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是教学还是技能,毛老师都刻苦努力,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曾获区张士伯奖学金、校个人先进工作者和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毛军:因为我相信每一个职高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努力雕琢,也必成器,所以我愿意做一个用心的琢玉人。

  王彧钊:

  让语文课

  高效又充满情趣

  王彧钊,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在教学中,王老师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倡导自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几年来,他一直探索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体现“课堂练习有效性”的课例———他所执教的《我的舞台》,在2011年浙江省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展示活动中获第一名;《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在2012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获特等奖。他也曾受邀40余次在陕西、重庆、南宁、山西等地进行教学展示和教学讲座。

  语文课堂应是充满情趣的课堂。在教学中,王老师经常通过情境、辩论、拓展、合作等方式让课堂充满趣味,并通过创意表演、诗歌诵读、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对语文课充满期待。在他所教的班级中,语文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王老师一直在思考和努力做的事。2004年,针对当时学校教师教研氛围“沉闷”的现象,他提出了“菜单式校本培训”。上课,听课,评课,论坛,沙龙……供不同年纪的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喜好进行选择。这种教研形式在当时是一种极大的创新。“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开展,一下子改变了学校的教研氛围,教师的参与热情,教研活动的实效都有了明显提高。

  这几年来,校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飞速发展。自2009年来,学校先后有6位教师评上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学校也在2011年被宁波市教育局评为“宁波市骨干教师实践基地”。

  王彧钊:孩子,让我们一起成长!

  刘建团:

  用心诠释爱的教育

  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刘建团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在2011年8月转入特教岗位后,更是用心诠释爱的教育。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轻言放弃,迟开的花朵也能开出自己的精彩。

  同样教英语,刘老师所面对的40多名特殊学生与普通孩子截然不同。“虽然教育不能改变人的智商,但教育能使孩子的情感、技能等诸多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潜能,发掘他们的优点。”刘老师说。

  露西(化名)是一位有自闭倾向的脑瘫患儿,口齿不清,身体平衡感差,情绪极易激动,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她有时故意不断地去拉扯同学的衣裳,时不时说要小便,可跑到半路又返回再不愿意去厕所……

  根据她的情况,刘老师从规范课堂纪律抓起。规定课堂上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一有违规行为就马上制止。反复训练后,露西的情况逐渐有了好转,对上学、对老师的态度越来越温和,表达能力和学习欲望在不断提升。刘老师趁热打铁,为露西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和个别化教育计划。三年下来,露西的进步非常明显。

  为了更好地亲近和了解学生,刘老师把时间进行了“切块处理”。他把“大课间”作为自己和学生集体游戏的时间;午睡前,他总带着学生在操场上散步、聊天、讲故事。教学过程中,刘老师探索出了“低台阶、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模式,为学生“量身定制”了个别化教育计划。

  如今,刘老师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在校园里随处都可以听到学生甜甜地叫“刘老师”的声音。家长遇到问题,也喜欢找刘老师交流,称赞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刘建团:特殊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我们用爱包容学生的一切,用爱激发他们的潜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