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博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治局常委和他们的老师

  1981年大三时,李克强(后排最右侧)和龚祥瑞合影。
  习近平的博士生导师刘美珣。
  王岐山看望母校西北大学老师张岂之。

  9月10日,是中国第30个教师节。逢年过节给老师送上问候和祝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的必有礼仪。即便是身居高位,他们仍旧与恩师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他们与恩师之间的故事也为人津津乐道。

  习近平博士论文提户籍改革路线图,导师刘美珣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学位论文阅览室,可以查询到一篇十三年前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全文共169页,淡黄色封皮,指导教师为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刘美珣。

  论文的作者是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对于要不要取消户籍限制,当时学界和理论界存在争议,他在论文中坚持认为,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应理智而勇敢地面对这一现实。

  1998年至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读了4年在职研究生,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刘美珣曾在采访中提到,习近平在跟她谈话时不带秘书。

  刘美珣透露,习近平的毕业论文最初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研究》,她觉得题目太大,让习近平重新选题,这才有了《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

  刘美珣还解释了习近平的法学博士与人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法学博士的区别:“这个法学不是法律的法学,我们授学位是按大门类来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法学大类。”

  李克强师从萧灼基、厉以宁两位经济学家

  1977年恢复高考,李克强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

  北大法律系拥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名师中最著名的当推学贯中西的宪法行政法学家龚祥瑞。在龚祥瑞的引领下,李克强渐渐着重转向外国宪法和比较政治的学习。在龚祥瑞指导下,李克强与杨百揆、刘庸安翻译了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的名著《法律的正常程序》。该译著如今仍然一版再版,李克强是第一译者。

  2008年5月出版的《北大之精神》一书,收录了已升任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的一篇散文,题目叫《师风散记》。书中,李克强回忆了他在北大求学时与一些老师交往的片段。其中就有龚祥瑞。

  当年龚祥瑞位于北京大学中关园202室的家,是他的学生们留下温暖回忆的地方。在仅有6平方米的客厅里,时常能看到耄耋之年的老师与稚气未脱的学生慷慨激昂地讨论着民主与宪政。

  1982年1月,李克强等27位学生被评为北大优秀毕业生。毕业前夕,李克强雄心勃勃地准备留美考试。但是,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江看中他的领导才能及沉稳性格,先后十多次找他谈话,要他留校担任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书记。经过马石江的动员,李克强终于选择了留校。

  在团中央工作期间,李克强就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李克强当过知青,关注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他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指导老师是经济学家萧灼基。后来,李克强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1991年8月,厉以宁把李克强、李源潮、孟晓苏3位在职博士生以前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一本书,并为书的其他章节作了补充,加上股份制的内容,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俞正声称老师戴其萼与学员一起吃苦,令他终身受益匪浅

  现任7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俞正声是最早进入大学的。1963年,18岁的俞正声从北京四中毕业后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学习。

  几年前,他在接受电视纪录片《哈军工》剧组采访时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严酷的组织纪律:每天早上起来都要长跑,3000米到5000米,完了之后洗冷水澡。“冬天戴一个毛线帽子,跑下来全部都是白的,都结了霜了。”

  与学生相比,老师也一样辛苦,“我们起床号一吹往外面走的时候,系里戴其萼主任已经站在门口看我们了。”戴其萼曾是哈军工创办人陈赓大将的通讯科长,参加了哈军工的建校工作。

  “那么大年纪,天天看着学员们出来跑步,看着学员们去洗冷水澡,什么话也不多说了,就是提倡大家要有一种能吃苦的精神。”俞正声说,这让他“终身受益匪浅”。

  张岂之评价王岐山:没有忘记历史经验教训

  王岐山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曾公开提到或拜访过两位老师,一个是就读西北大学时的校长张伯声,另一个是当时的历史系教授张岂之。他起码两次拜访后者。

  86岁的张岂之面容清癯,口音带一点江南软糯的拖腔。谈及王岐山,他印象深刻———两人在王岐山就读西北大学历史系时就已结识。

  在张岂之记忆里,大学时王岐山爱讲话、坦率、幽默,与同学和老师都相处很好。1977年,他卧病期间,已在陕西博物馆工作的王岐山专门去探望。

  2011年2月,他们在西安也见过面。王岐山到陕西视察,特意约他聊天。地点是陕西宾馆。

  “见面后我问他,你最近读什么书?他说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我问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他讲了几点,说可以给我们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张岂之说,他当时还没看过这本书,“他讲了以后我再看,觉得他的介绍还是准确的。”

  分别时,王岐山双手搀扶着老师,一路把他送上车。张岂之送给王岐山自己编撰的《中国历史》六卷本和《中国思想学说史》。

  对这名国家领导中为数不多的历史系学生,张岂之充满期待。“一个学历史的人后来去抓经济,把潜在的才能发挥出来,很投入。现在他抓廉政,最近请了一些历史学家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上做廉政文化报告,讲中国历史上的廉政。”张岂之评价说,“看来他没有忘记着眼于历史的经验教训。”

  让王岐山获得启蒙的还有张伯声。2009年,他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晚宴上的演讲中,提到了他在西北大学时的校长张伯声。

  张伯声是中国地质界的权威,也是地壳构造(中国)五大学派之一的发明人。张伯声说,他的灵感来自于一次出国坐船的经历:他发现大海里的波浪在涌动时不是直上直下,根据他的力学知识,他认为它们在以最省力的方式运动,于是推断出“大自然地壳的构造,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他的“地壳波浪镶嵌学说”也由此而成,并为国际所承认。

  “我当时在学校是学历史的,它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的潮流与大自然实际上有一样的属性……我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就是顺潮流而动。”王岐山说,“政治家也好,学者也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顺应这个潮流,我看就能把事情办好。”

  综合《参考消息》《中华儿女》、新华网等报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