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钧天 昨天,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市自今年2月启动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设以来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了智能化的医保监管平台,建立了统一的医保管理办法,构建了多元化的医保监管体系并提供了个性化的医保信息服务,初步实现了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全程、实时、智能、精确监控。 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达到了1500余家,各类终端达2.5万个,系统日交易量达50万笔,日均发生医疗费用2980多万元,年结算资金达100亿元。 今年2月,我市作为全省首个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设试点城市,正式启动实施了试点工作,在总结天津、上海、杭州等城市先进经验基础上,宁波提出了以“阳光医保、规范医疗、控费控药”为总体目标,依托医保信息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医疗服务行为和就医行为全方位的监管。 “试点的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立了统一的医保管理标准,构建了多元化的医保监管体系,通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规范的医疗服务,使每一分医保基金都能够用在‘刀刃’上,使我们广大的参保人员最终受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王晓光在会上表示。 已发现4000多条违规线索 记者了解到,阳光医保监管平台系统由13个功能模块组成,参保人员看病、用药、病史都有记录。就诊时,系统可向医生提供参保病人近期及当天的就诊记录、用药情况等信息;诊治中,可对医生超量配药等诊疗用药行为进行有效提醒;就诊后,监控人员可以通过智能审核平台进行跟踪分析。 截至9月21日,智能审核系统共对我市12家试点医院116万条的票据数据进行审核,涉及医疗费用2.5亿元,发现违规线索4032条。 “这4000多条违规线索中,主要是违反了医保的有关规则。举个例子说,有些病种对某些药物是有限制的,在用药规范上有些疾病不能使用相关药物;还有配药的量超出规定的剂量等问题。”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吴国华说。 据悉,智能审核系统会把定点机构上传的问题数据分为违规、待核实和可疑三类。对违规的数据,给予扣款或不予支付;至于待核实的数据,则要求医疗机构提供情况说明;对可疑的数据,交由审核人员进行核实。 参保人员查阅信息更方便 按照我市阳光医保监管平台的总体框架,我市要建设1个基础信息库、3个应用系统(智能提醒系统、实时交易系统、智能审核系统)、1个监控分析平台,实现八大功能。其中包括,医保工作站实现门诊常见病诊疗用药是否违规进行智能提醒,对医保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实现实时监控,对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实现实时监控,医疗费用实现智能化审核,社保卡金融账户实现诊间结算等。 例如,参保人员诊室看病时,医生能收到七大项内容:包括参保人员的健康特征(如有没有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是不是频繁就医,上次就医时是否还有剩余药物,药品是不是超量,药品限用提醒等。 “目前来看,阳光平台的实施对参保人员的正常就医没有什么影响,对医保费用结算也很正常。而随着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的推进,会逐渐给参保人员带来方便,保障参保人员的利益。”王晓光说,除了智能提醒外,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短信、自助终端、微信等方式,方便参保人员查询参保信息、缴费信息、个账资金信息、就医诊疗记录以及医保政策、医保业务办理等相关信息。 年底前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开 据介绍,目前我市利用就医档案信息已筛选出恶性肿瘤、糖尿病等11种疾病的健康特征信息,并为25.3万参保人员建立了健康特征库。 与此同时,阳光平台的监管触角还向医院延伸,对试点医院医保医生实行协议化管理,目前已将鄞州二院等3家试点医院的496名医生纳入管理范围,并建立了相应的医保医生信息档案库。 据悉,今年年底前,阳光医保监管平台试点工作将在市区范围内逐步推开,明年一季度在县(市)范围内启动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