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扑朔迷离的“凶杀案”

  童烈素描像 周华敏 绘
  现场痕迹勘查。
  遗留现场的作案工具。

  在小说、影视作品中,各种案件的情节总是悬疑重重、高潮迭起,福尔摩斯等著名侦探往往灵光一现就把案子给破了,看上去有点玄妙。

  “但这些只是人写出来或编出来的,只是对各种案件的一种浓缩。”对童烈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案件的侦破并不神奇,只要找准突破口,一切问题就都可迎刃而解了。

  童烈说,他的突破口就是在蛛丝马迹中搜寻证据,锁定第一现场。

  记者 张贻富 石承承

  讲述人童 烈    

  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痕迹室主任,痕迹检验高级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科学系,浙江省刑侦行家。

  石材店老板蹊跷失踪

  在外人眼中,开石材店的李某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从外地来宁波创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家三口的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

  对此,李某也很满足,尤其是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算在外面再苦再累,也都是苦中有乐。

  这原本该是个很励志的故事。

  今年3月27日下午2点,李某开车出门。他没有交代自己去哪里,家人也没有太在意,出门跑生意,说走就走,已经习以为常。

  已经到了晚饭时间,还不见李某回来,打他电话也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家人心中开始有些隐忧,又自我安慰:或许是在外面应酬吧,晚点就回来了。

  这样的等待,一连就是好几天。

  人,不见踪影;手机,无人接听;就连平时最常联系的朋友,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事,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李某的家人心中蔓延。

  经过多番寻找,李某的车在鄞州东钱湖虾公山隧道北侧被发现,但人还是音讯全无。这让家人很想不明白,好端端的,李某为什么会跑来东钱湖,人又去哪里了?

  在等待了19天后,4月23日,李某的家人向警方报案。

  根据家人提供的线索,民警调查发现,虾公山隧道附近刚好有个监控对着李某的车。

  由于距离比较远,监控只拍到3月27日当天下午,李某的车在虾公山隧道北侧停下后,从车上走下两个米粒大小的人影。而根据前后路段监控的比对,这两个人影很有可能上了山。

  让民警庆幸的是,如果再晚一天调取监控,这段视频就将被覆盖。

  尽管无法确定两人中是否有李某,警方还是调集警力上山搜寻。

  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警方在山上找到一具尸体。经辨认,正是李某。

  他是被抛尸到山上的?

  当天傍晚5点,童烈接到通报赶到现场,和当地刑警一起进行现场实地勘验检查。

  这里是风景秀美的东钱湖畔。沿着环湖东路穿过虾公山隧道,是一个半环形山坳,东北方向是山顶。

  山顶有一个通讯基站,一张绿色的隔离网将山分为南北两侧,李某的尸体就在距隔离网东北方向约80米远处的山坡上。

  “这个山坡比较陡,有三四十度的样子。”童烈清晰地记得,那天他爬上山,感觉比较吃力,山上没有路,又是树木丛生的,大约400米的路走出了一身汗。

  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嘴巴上有一条蓝底白点花纹的领带缠绕着,脖子上勒着一根白色的绳子,双手被一根白色的绳子反绑在背后,双脚边上还有一团白色的绳子,一只皮鞋散落在尸体两三米处。

  从表面上看,李某是窒息性死亡。换句话说,他是被人用绳索勒死的。

  是谁杀了他?

  死者生前住在江北区,做的是石材生意,平时的活动范围都在石材市场里,独自跑到荒山野岭的可能性不大。死者身上的手机、手表等财物都不见,难道是遭遇抢劫或绑架,被人洗劫财物,杀害后抛尸到这里来的?

  那死者裤袋里的汽车钥匙又作何解释?劫匪或绑架者为什么不拿着钥匙开走汽车,难道是担心目标太大容易暴露?

  童烈说,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这里是不是第一现场。

  他是自主上山的!

  在上山的时候,童烈心里就有一个疑问:这山坡这么陡,用汽车把尸体运到山脚下,再扛上山抛尸,那得要多大的力气啊?

  在看到李某的尸体后,童烈觉得抛尸更不大可能了:李某身高约有一米八,看上去非常健壮,这得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将尸体抬上山啊!

  很明显,李某是在死前跟人一起上山,到山上后才被人杀害的。

  那他是怎么上山的?是被人胁迫、控制、诱骗还是自愿?童烈说,要把人骗到山脚下不难,但要骗到如此荒凉的山上很难,而一个身体健壮的男人在不自愿的情况下上山,多少是会留下痕迹的。

  再回到现场,童烈发现山上树木丛生,沿途却没有丝毫搏斗、追赶等痕迹,而李某身上穿着衬衫和长裤,非常完整,连被树枝等刮破的地方都没有,这些都说明他在上山时没有丝毫反抗。

  种种迹象表明,李某在生前没有被人控制,他是自主跟凶手到山上去的,凶杀的第一现场就在山上!

  反常的捆绑

  既然李某是在山上被杀害的,那他是怎么被杀的?答案还得从他的尸体上寻找。

  首先引起童烈注意的,是李某身上捆绑的绳子,极其反常:双手上的绳子是呈八字形捆绑的,一层一层地多次缠绕,太过细致了;脚上的绳子虽然已经脱落,但看上去也是如此。

  这些都说明,李某是遇害前被人捆绑着的,而且李某是自愿被捆绑的,没有任何反抗。

  再看李某脖子上的“夺命”绳索:后端很长,前方形成一个环,犹如北方草原上牧民的套马杆,只要后方一拉,前方的环就收紧,死死地勒住脖子。这个环形绳子同样非常细致,也印证了李某是自愿被捆绑的。

  童烈脑海里出现一副几乎荒诞的画面:难道死者和凶手在玩一种特殊的性游戏?就在几年前,在宁波市区一出租房里,一名中年男子就是这样把自己给勒死了!

  不过,童烈很快就否定了这种可能。因为从绳子的勒痕来看,分明是要致人死地的,而且即使是在玩游戏,另一方一旦发现情形不对劲,可能会立即采取抢救或其他弥补措施,那样现场就比较混乱,总会留下痕迹的。

  果然,证据就在不远处。在距离李某尸体8米远的山上,有两株成人手腕粗的小树紧挨着生长。在两株树干上,距离地面约60厘米处各有一处擦痕。

  经过检验,两处擦痕上都有绳子的成分,说明勒住李某脖子的绳子是套到两株树干上的,也证实了凶手勒死李某的决心。

  失败的相约自杀?

  是什么深仇大恨让凶手如此决绝地要勒死李某,李某又为何心甘情愿被对方勒死?

  童烈说,任何案件的现场勘察,都是在印证一种可能,排除掉其他的可能。

  李某是不是遭受了精神上的胁迫,比如对方声称如不配合,要杀他全家,或者他有什么把柄落在对方手里了?但童烈从现场勘察感觉到,李某与对方存在某种默契,被捆绑时毫无反抗,对方就像捆绑桌椅一样把他绑住。而且他的鞋子就掉落在身边,如果有挣扎、逃跑,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不管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李某看上去完全是自愿被捆绑,自愿被杀死的!

  那么,他为什么会自愿赴死呢?童烈想到了一种可能:他与凶手相约自杀。

  在童烈以往侦办的案件中,这种情形也出现过多次:一个杀死了另一个,没死的那个要么是自杀不成功,要么是杀人后没有勇气自杀。

  李某是不是这种相约自杀的牺牲品?童烈从现场没有搜寻到这种可能的证据,却也为案件的侦破指明了方向:李某生前有自杀倾向,凶手跟他是熟悉的!

  他雇凶杀了自己

  童烈说,他的工作到此就结束了。但让他感叹不已的是,自己办案这么多年,想象力还是不够“丰富”。

  办案民警调出了李某生前的手机通话记录,还通过技术手段查找了他生前的QQ聊天记录,结果都指向了他的一个“熟人”王某。案发2天后,民警在河南洛阳抓获王某,并将其押解回宁波。

  王某是个20岁出头的山东小伙,此前没有任何违法犯罪记录。不过,他的交代却让办案民警都跌破了眼镜———

  时间倒回到一个月前。

  无聊的王某在网吧上网,这时有个陌生人加他为好友,此人就是李某。

  开聊没几句,李某便让他帮个忙,当然也不是白帮的,成功后他将会得到3万元。

  面对如此好事,王某也聊开了。

  不料,李某却提出了匪夷所思的要求:“你把我杀了……”

  王某笑了,以为对方是开玩笑。可他没想到,这一切都是真的。

  李某一心求死,王某想想既能“成人之美”,还有钱赚,犹豫了几天还是答应了下来。

  那天,王某应约来到宁波,李某驾驶自己的私家车带他到了东钱湖。李某有个想法,他要死在依山傍水的地方。

  “你的这个不行,看我的……”见王某只带了一把小水果刀,李某打开了后备箱,里面装满各种工具,有绳子、有刀等。

  两人正要离开,突然发现隧道口附近有一个监控探头,于是赶紧转身避开,一起迂回爬上山去。

  “你把我的头砍下来……”到山上悉数拿出各种工具后,李某开始教王某如何帮自己的忙,还提出了要求,但事后王某觉得不妥,未能如他所愿。

  两人配合非常默契,王某将李某的双手双脚捆绑起来,连嘴巴也用领带勒住,最后用套马杆一样的绳子勒住他的脖子。

  其间,手机响了起来,李某显得更加急迫,连连催促王某:“快点动手,肯定是我老婆!”

  动手前,李某还表示要把他身上的手机、手表都送给王某。王某说,他已经收下了说好的3万元报酬,多余的钱财他不要。不过,李某说反正扔在这山上也是浪费,他才收下了。

  李某还想把汽车也送给他,但被他坚决拒绝了。

  一切准备就绪,王某将李某捆绑到那两株小树上。平复自己的心情,他死死地拉住套在李某脖子上的绳子,李某“如愿”死了。

  但王某不知道的是,就在雇他杀自己之前,李某早就买下了9份意外保险,总赔付金额达180万元,受益人正是他的家人。

  而李某也没想到的是,一旦事情败露,他买的这些保险成了一堆废纸。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