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后乐园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爸老妈晋行记

  老人们游览平遥古城。

  阿佳兮 文/摄

  9月中旬,北国大地秋意已浓。我跟随一个由近40位6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旅游团,由豫入晋,较为特别地感受了一把老爸老妈畅游山西的滋味。

  10天游览15个景点

  在央视新闻频道的黄金时段,我们常常会看到“晋善晋美,大美山西”、“太行情,上党行”……的旅游广告短片。确实,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赫赫有名,而称之为旅游大省,也名不虚传。除了太行山、吕梁山、恒山等壮美山川外,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尤其是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导游很得意地向我们介绍说:这里地上的文物全国第一,地下的文物全国第二。拥有如此丰厚的旅游资源,山西省又推出了60岁以上老人,在山西省境内的主要景点和景区可全免门票的优惠措施,因而山西近几年虽然煤炭行业不甚景气,但旅游市场却是一片兴旺,凡大名鼎鼎的景区,也可谓老人云集。我们这趟近10天的行程,从晋南、晋中直到晋北,共安排游览皇城相府、鹳雀楼、普救寺、壶口瀑布、乔家大院、平遥古城、雁门关、云冈石窟、五台山等15个景点和景区,可以说将精华“一网打尽”了。

  雨水相伴有苦有乐

  然而,天公不作美。才参观完清康熙朝名相陈廷敬故居、有“中国北方文化巨宅”之称的皇城相府,雨滴就由小变大,一阵紧似一阵地洒下来,使人有一下子进入了东南亚雨季的感觉。此后连续几天,参观解州的关帝庙、永济的普救寺及乔家大院、晋祠,都是冒雨踩水,小小雨伞挡不住斜风斜雨,浑身有湿漉漉之感。在登上黄河边的鹳雀楼时,远处一片迷茫,连个黄河的影子也见不着。我很是郁闷地哼了首打油诗:白日雨凄迷,黄河看不见,欲登五层楼,电梯两块钱(盖因上鹳雀楼,若乘电梯,每人还要付费2元)。导游对此也只好打哈哈:我们山西是缺水少雨的地方,下这么大的雨,可都是你们海边的人带来的啊!玩笑归玩笑,连绵不绝的雨水,对许多老人着实是个考验。但老人们似乎有点遗憾而没什么怨言,也没有人赖在车上说不走了,仍是齐刷刷地跟随导游进景点听讲解。

  不过,有一弊也有一利。到了吉县观黄河壶口瀑布,几天的大雨使水流更加湍急,水势更为凶猛,老远就听见隆隆的声响,看见水雾飞腾。老人们一跑下河滩,就兴奋得不能自持,忙着叫人拍照留影了,急得导游赶他们:好看的还在前面哪!乃至大家小跑到瀑布边上,《黄河大合唱》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气势顿时扑面而来。浑黄的河水从300余米宽的河床上滚滚而来,骤然被“壶口”仅30米的岸壁所收束,又一下子奔涌翻腾到落差20多米的深槽中,势如巨壶在倾泻,发出震天的涛声,宛如千军万马在奔腾嘶叫,又激起冲天的水沫,恰似水底冒起的阵阵浓烟,形成“水中冒烟”的奇观……也只有置身此地,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虽然雨水加飞沫,几乎把全身打湿,但许多老人似乎忘了年纪,争相寻找最佳的角度,把这壮观的景象摄入镜头,收入心底。

  雨过天晴身心爽朗

  行程至位于晋北的雁门关,终于雨过天晴,身心也随之爽朗起来。老人们说说笑笑地通过雁门寨,登上天险门,又不甘示弱地沿着古城墙,攀登到立于过雁峰顶的雁塔旁。登高远眺,塞北的群山连绵起伏,也引发出大家思古之幽情。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扼于古代中国北境的咽喉要道,在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中,乃是战争最为频发、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见证了民族融合的艰难历程。大家所熟知的杨家将的故事,许多就发生在这儿。而今,19米高的杨六郎的汉白玉雕像耸立在1600米高的山梁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醒目……车上随着司机播放的山西民歌,许多老人轻松地哼着“人说山西好风光”,也是给这趟旅程画上了一个明亮的句号。

  老人出游有礼有节

  其实,在我先前已两次随团到过山西的太原、忻州和长治等地。两相比较,我发觉老人团是晚上没活动,清晨起得早,根本不会有扑克打通宵、上车睡大觉的现象,不论坐车和游览都显得精神十足。这些老人中虽然年龄最大的已有79岁,且文化层次不一,但我感到他们都有一个心愿: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麻烦别人。整个团队大多由夫妻档、朋友帮组成,也可谓“团中有团”,但大家知礼仪,重礼节,上车或就餐都会互相谦让,互相帮助。有谁不舒服时,都嘘寒问暖表达自己的一份关心。在长距离的乘车过程中,也有许多老人吃零食,但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以至旅游大巴司机都禁不住夸赞:你们宁波的老年人真有素质!

  两点提醒供您参考

  最后,借此机会也想对老人出行提醒两点:

  一是戒急防躁,这也是导游一路上反复劝说的。据他介绍,带老人团最怕的就是怕他们犯急躁。本来没啥大事,一心急火气上来,就乱了套。我观察发现,心情由急变躁,其实老人们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生怕手脚慢被落下,耽误了大家,有些事情一时没听明白,也不肯再问一下,怕被别人笑话,因而样样事情,都想先行一步,结果呢有时稀里糊涂地竟挤到了别人那里。有的提前量算得太多,空等不少时间,心情也就焦躁起来。所以,老人出行还须放松心情,消除焦虑感。导游一般都会考虑老人的特点而放宽时间,即使被拉下或迟到一步,相信大家也都会谅解的。

  二是减少“负荷”。许多老人出行总有种害怕“吃不好穿不暖”的心理,各种食物及衣服塞满行囊。而旅游过程中,起先都说不想买东西,但到了景区、土特产店,就禁不住诱惑了,这买一些那买一点,还要考虑家里人的平衡性,不能吃亏了谁,结果买下的东西比多还多。回来时又是箱箱包包的不堪重负。而要想行李“减负”,最关键的还是心理减负,不要想得太多,什么都面面俱到,那真有带不完的东西,这点要学习年轻人“有钱在手,出门不愁”的潇洒劲头。不过对于旅游购物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孩子们买回七七八八的东西,在老人来说也是一种乐趣呵,咱就不说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