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产生了许多谚语,其中有不少都和养生有关,“原汤化原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原汤化原食”如何演化而来,真的有科学依据吗?且听养生专家一一道来。 汤能帮助淀粉类食物消化吸收 关于“原汤化原食”,有这样一个趣闻: 古时候西北有个面馆,那里的面很筋道,很多干重体力活的人都去那儿吃饭。老板在门口竖了一个牌子:“吃我面者,一定要喝我的汤。”一天,一位壮士也来这里吃饭,但是他拒绝喝汤。老板嘱咐小伙计,跟着他,记住他们家的住处。壮士回到家,晚上开始肚子疼,上下不通气,而且越来越厉害,气息奄奄。就在这时候,面馆老板和小伙计提了一桶面汤闯门进来,撬开壮士的牙,把汤灌了进去。一会儿,壮士的肚子就咕噜咕噜地响了,慢慢地苏醒过来,从鬼门关前捡回一条命。 故事听起来虽有些夸张,但也有一定的依据。李惠利医院中医科医生张增祥说,这里提到的“原食”指的就是淀粉类食物,例如饺子、面条、汤圆、馄饨等。而“原汤”顾名思义就是煮这些淀粉类食物而得到的汤水。“化”则有“消化”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汤能帮助淀粉类食物消化吸收”。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在煮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食物上的一部分营养物质也会溶解在水里,这部分营养物质消化速率较快,可以促进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因而有利于“原食”中的淀粉吸收,从而减少老人积食的危险。 其次,喝原汤还有一定的补充作用。面粉中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很丰富,但在煮食的过程中,B族维生素会流失到汤里,因而喝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食在烹调过程中流失的维生素。平时我们提倡淘米不用热水,不过度搓洗,淘米次数也要控制在两次以内,炒菜不宜加过多的水等原则,就是要避免水溶性维生素。 饭前还是饭后喝尚无定论 “关于有些人在意的饭前还是饭后喝汤,这个其实没有定论。”张增祥表示,在吃饭喝汤的问题上,大家依旧无法达成意见一致。有些人习惯饭后喝汤,认为这样有助于消化,又能达到清口的效果。而有些人则认为应当饭前喝汤,能够刺激食欲。 尽管饭前喝汤的确会造成胃液稀释,但如果长期空腹状态下忽然进食高蛋白物质也是无法顺利消化的。这种时候,饭前喝汤就能起到很好的唤醒胃肠效果,刺激消化系统与反射,帮助肠胃“动起来”。此外,先喝汤还可以使人具有一定的饱腹感,放慢吃饭的速度,而不至于吃得过多,这也是为什么民间同样流行“饭前喝汤,苗条健康”这条谚语的原因了。 以下这几种原汤不宜多喝 值得提醒的是,随着淀粉类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越来越多,最好不要喝市售食品煮出来的“原汤”。如很多挂面产品为了提高筋力,加入大量的盐、碱,使“原汤”成了咸汤、碱味汤。某些饺子、汤圆的馅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会融入汤中,不宜多喝。 同时,餐馆中的面汤也含有较多的盐,也应少喝。如果是家里自己做的少油少盐的“原食”,可适当喝一些“原汤”。还要强调的是,久涮火锅的汤不在“原汤”之列,因为在涮肉时会有很多油脂溶解出来,造成火锅汤中油脂和嘌呤含量过高,而且可能含亚硝胺等致癌物质。 记 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应红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