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参观沙氏故居。 |
 |
专家参观沙耆故居。 |
 |
沙耆故居内景。 |
 |
专家参观周尧故居。 |
近日,第五届名人文化山水旅游节在鄞州区塘溪镇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是“环堇山湖红色乡村之旅·论塘溪镇名人风采之道”。昨天,一场“名人·山水·文化”主题研讨会在塘溪举行,来自相关行业的专家为塘溪旅游发展献计献策。 记者 周雁/文 记者 徐文杰/摄 塘溪人文山水旅游资源丰富 塘溪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岩山麓、梅溪溪畔,北倚东钱湖,南枕象山港,是一个兴起于唐宋,成型于明清的千年古镇。在短短几十年间,诞生了中国的“克隆先驱”童第周、书法大师沙孟海、昆虫学家周尧、“中国梵高”油画家沙耆等国际级名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第一任省长沙文汉等60多位全国著名的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教授级人物。 风光旖旎的梅溪水库岸边,散落着隔水相望的童第周故居、周尧故居、沙耆故居和沙氏故居。四座名人故居所在的童村、上周村和沙村都是原生态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其中童村还以出了50多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成为著名的“教授村”。 此外,塘溪还有张家岭、黄泥岭、菩提岭、百坑岭、铜弹岭、东山岭等6条古道,树林、水库、溪流、古桥、老屋,蕴藏着鄞东特有的人文、自然资源。 近年来,塘溪在逐渐打响地域名气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游客。 在这样的大发展背景下,如何开发出符合当地自然文化资源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接地气又有人气的旅游项目是当务之急。 梳理挖掘名人文化历史 塘溪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特别是近现代塘溪镇名人辈出,梳理挖掘名人资源是与会专家的共识。 “耕读家风在沙氏一门发扬光大,沙氏父亲早逝,母亲有胆识,抚养五兄弟长大,这一段历史如果深度挖掘并演绎出来,很有吸引力。”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季爱娟看来,自民国以来,塘溪不仅出了很多名人,当下莘莘学子的学业也让人称道。“如果能从人文精神与自然山水层面总结归纳出为何塘溪人读书如此厉害,符合游客的探寻心理。”季爱娟建议,当地的名人故居不应光停留在展示展览的层面,要提炼出名人生活学习经历,用演绎的方式展现出来,体现可看性与参与性。 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定宝也是看到了塘溪文化的渊源,提出梳理塘溪尊师重教的传统,把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产品。 “塘溪近现代涌现出很多名人,特别是沙氏五杰,童第周、周尧、沙耆,除了历史上这些有国际知名度的名人,新一代大批名人资源也有待深度发掘,将名人文化形成延续性。”宁波市文联原副主席周静书是土生土长的塘溪人,对塘溪文化充满了感情。说起旅游文化的开发,他觉得当前塘溪要以四大名人故居为核心区,以六大古道为副翼带,关键点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旅游设施的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东南商报副总编辑许雄辉提出了历史与现实的关联结合。比如沙氏故居是历史遗存,做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大量中小学生来参观,把这两点有机结合提炼出塘溪的人文精神;挖掘科学与生活的关联,童第周、周尧都是知名的生物学家,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活知识,对游览信息传播更有效、直接。 开发民宿 做文创产业 旅游开发光有历史文化积淀不够,对于游客来说要有吃喝玩游购娱相关的要素。宁波市旅游局原副局长陈民宪建议,塘溪开发文化主题民宿。“塘溪可以做高大上的文化主题民宿,比如书法主题的,酒店整体设计都贯穿沙孟海书法元素,甚至筷子做成毛笔样子等,把名人文化植入到产品里面。做民宿要有艺术趣味、艺术特点,这样的概念在台湾已经非常成熟流行。” 吸引人气方面,诸多专家建议建造绘画艺术创作基地。 鄞州区宣传部副部长沈君达曾去过安徽许多小镇,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小村庄里经常能看到美院教授带着学生写生的情景,当地甚至因此打造出了产业链。“塘溪有大书法家沙孟海,还有画家沙耆,可以考虑和中国美院或者和开设书法专业的大学、政府和高校进行合作,打造书画基地,整理一些老屋用民宿的形式吸引他们入住,借基地吸引人气,再进一步打造文创产业。” 除了绘画基地,陈民宪还提出了打造文创小镇的概念。“现在国际上流行的好多创意工作者不愿意去高楼大厦,喜欢去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小村里面,乌镇现在就在做文化,做互联网,他们还请来了赖声川,乌镇的人气更高了,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方面。”陈民宪建议说。 塘溪名人文化节玩什么 本届塘溪名人文化旅游节由塘溪镇党委、政府主办,开幕式上举办了体现塘溪文化的历史遗存、遗闻轶事、地方掌故、乡风民俗。 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竹编工艺、泥彩塑、剪纸、传统糕团加工、虎头鞋制作等展演,为第五届塘溪名人文化旅游节增添了生机和景象。 旅游节期间,该镇除了举办《名人·山水·文化》旅游主题研讨会,还将举办首届环堇山湖健身跑、“印象塘溪”摄影比赛、“印象塘溪”风光宣传片首发式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近年来,该镇乡村旅游环线项目着力打造山水长廊精品旅游线,沿堇山湖建环湖景观步道,以梅溪为纽带,将沿线的沙村、童村、上周村、童夏家村串成一条山水长廊。 这条线连接“四大名人故居”,充分发掘堇山湖沿线自然风貌,融合山水、人文于一体,将现有资源名人故居与周边乡村旅游、自然景观有机融入,实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紧密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