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中,首次正式向公众亮相的运-20运输机非常引人瞩目。运-20是我国军工企业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于2013年1月成功首飞。同一时间参加航展的还有俄罗斯研制的伊尔-76运输机,以及美国研制的C-17运输机,它俩是各自国家及外国用户军用运输机部队的中坚力量。   运-20从立项到问世,无疑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今,中国显然已经挤进世界最强运输机梯队,甚至在某些技术方面已经超越了同类型的美军飞机。记者 朱锦华 整理    运-20未来有望装配“中国心”   运-20运输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与中国空军现役的俄制伊尔-76运输机比较,该机的发动机和电子设备都有了很大改进,飞机的载重量也有较大的提高。此外,运-20飞机研发还参考此次同在珠海参展的俄罗斯伊尔-76和美国C-17运输机的相关设计特点。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运-20仍然采用4台俄制D30发动机。据悉,为运-20配套的发动机正在研制中,未来国产大运将有望装配“中国心”。   与顶尖运输机比毫不逊色   ★载重能力   大型运输机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载重性能。美国的C-17体型最为庞大,俄罗斯的伊尔-76和运-20虽然在机体长度差别不大,但运-20明显更为短粗,这说明其机体直径更大,更有利于装载大尺寸货物。   ★起降能力   运输机经常需要在条件较差,空间较小的机场操作,这对其短距和野战起降能力都有一定要求。   从起落架的设计来看,三款飞机的野战机场起降能力基本上是伊尔-76大于C-17大于运-20。   ★电子设备   运输机上的电子设备是长期以来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方面。先进的电子设备不仅能保证飞机在全天候环境下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机场着陆,也是具备全天候精确空投物资能力的必要条件。运-20和其他国家的运输机相比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该机同样采用了三人机组制和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从央视报道画面中来看,其座舱也实现了“玻璃化”,并安装了在西方先进大飞机上普遍使用的衍射式平显,驾驶员视野明显增强。作为对比,伊尔-76的最新改进型伊尔-476虽然看起来比较先进,但并未安装平显设备,其整体水平不如运-20。   ★总体评价   除了野战机场起降能力之外,运-20一些指标相比美国的C-17仍有差距,但从整体布局上来讲已经超过C-17。至少可以说从过去的“望尘莫及”达到了“望其项背”。该机服役后,中国空军将拥有一款真正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运输机,不仅将满足国内战略空运的需求,也将填补国产大型特种机平台的空白。对于一个从未完整走完大飞机研制流程的国家而言,在大型运输机领域的第一款作品能有如此成就已经十分可喜。   载重50吨至55吨,从中国新疆喀什机场到埃及开罗机场航程约4500千米     两次空中加油,从中国新疆喀什机场到安哥拉罗安达机场航程约9600千米   载重50至55吨,从中国上海虹桥机场到美国关岛机场航程约3000千米     两次空中加油,从上海虹桥机场到澳大利亚悉尼机场航程约9000千米   世界主要大中型运输机性能对比   C-17/美国   最大起飞重量:265吨   最大载重:78吨   航程:11600千米   最大速度:830千米/小时   伊尔-76/俄罗斯   最大起飞重量:170吨   最大载重:50吨   航程:7800千米   最大速度:860千米/小时   C-2/日本   最大起飞重量:140吨   最大载重:37吨   航程:10950千米   最大速度:890千米/小时   运-20/中国   最大起飞重量:>200吨 最大载重:55吨   航程:>7800千米   最大速度:>700千米/小时   运-20数据为国外媒体推测   制图 包霞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