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过的衣服 一定要洗。 漫画 章丽珍 |
康乐话题 婚后,要不要跟老人同住,相信很多小夫妻都曾纠结过这个问题,最近,江北一对小夫妻就因此打了一场离婚官司。 案例>>> 大咧媳妇PK洁癖婆婆 打离婚官司的夫妻原本是校园恋情,感情发展一直很顺利。毕业后,因为两人都是宁波人,顺理成章结婚。 婚后,矛盾来了。男方出生在单亲家庭,其母亲自然地跟小两口住在了一起。而女方是家中独女,家务活基本没干过。 婆婆稍微有点洁癖,尤其在几个细节上:起床后一定要喝杯白开水,早饭一定要吃,苹果皮一定要削,用过的杯子穿过的衣服一定要洗。可偏偏小两口早餐来得及就吃,来不及就不吃,穿过的衣服也东一件西一件。好几次,女方放在沙发上准备再穿一天的衣服,都被婆婆悄悄收拾到阳台给洗了。 女方有点不乐意,几次跟老公吐槽,“妈妈是不是太爱干净,对我们太好了”,不料这话被婆婆听到了,虽然没有引发大吵,但婆媳关系开始恶化。 当着儿子的面,婆婆数落女方的次数越来越多,本来男方还可以当当缓冲剂,但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深知母亲拉扯自己的不易,几次都站在了母亲这边。 小夫妻为此吵了好几次,关系越来越紧张,最后一次大吵后,女方拎着行李回了娘家。 今年9月,女方向法院起诉离婚,理由是婆婆的过分关心导致夫妻关系破裂,她知道丈夫不会离开婆婆,但她又实在没法和婆婆相处了,只能要求离婚。 男方不同意,要求女方给他3个月时间处理,女方父母也劝女儿成家以后是要多担待些,曾经在家的时候太受宠,一直没有成长起来,他们也有责任,最终在父母的劝说下,近日女方撤诉。 调查>>> 八成人赞同“若不同住,也最好临近” 要不要和老人同住,一直是婚恋论坛里讨论的热门话题。记者对身边的夫妻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夫妻,对这个问题看法也都不一样。 大部分还没有生小孩的年轻夫妻希望独立的意愿最强烈。“我挺愿意跟父母同住,老公也一样,但都不希望跟对方的父母同住,相互妥协一步,还是都不要跟父母一起住。”去年才结婚的陈小姐说,“不愿意跟公婆同住,最主要问题还是生活习惯不同,容易发生摩擦。为了在彼此心中都留一个好印象,年轻夫妻和老人都各自留点空间吧。” 可是,在生完小孩后,很多夫妻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比如江东的吴小姐。吴小姐今年34岁,儿子3岁。“还没生小孩之前,我也觉得最好不要跟公婆同住,以减少摩擦。可生完孩子,才发现没有一个老人根本不行,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点都没错。” “当时我妈身体不好,没法来照顾,好在有婆婆,里里外外一把手,才把大局稳定下来。孩子稍大一点,还常碰到晚上感冒发烧,每当我和老公陪着儿子打完点滴回来,婆婆总是连饭也准备好了,孩子的床上也被热水袋烘得暖烘烘的,到现在我还很感谢我婆婆。如果老人肯同住,真是小夫妻赚到了。” 而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最明确的,则是年龄在四五十岁的夫妻,“当然希望同住了,老人为你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身体差了,轮到子女来照顾了。住在一起,做子女的放心,老人有个什么事情也方便照应。”家住海曙的王先生说。 在调查中,六成老人都希望跟子女同住,因为这样方便带孙子,替子女解决后顾之忧,另外四成老人,部分赞成“分开住”,部分认为“应视子女的需要及家庭经济情况而定”。 虽然是否同住,大家看法不一,但在“如果不同住,希望住得远还是近”的问题上,受访对象共识一致,接近九成的人都同意,即便不同住,也希望住得近一点,最好是在同一个或是临近小区,即“一碗汤的距离”。 观点>>> 除了“一碗汤”的距离 最好还保留一个房间 一碗汤的距离,最初兴起于日本,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 近几年,一碗汤的距离,在我国也备受推崇。很多年轻人在买房时,都考虑在同一个小区或是临近小区买“母子房”,即一大一小2套房,便于和父母同住。这样的相处方式,既保留了两代人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又让双方保持相对密切的联系,还保证了家庭和谐,十分适应当下“4+2+1”的家庭模式。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一些年轻夫妻的观念中,“一碗汤的距离”已经略显不够。25岁的程小姐说,她以后有条件了,想换一套大点的房子,争取给两边的长辈都留好一间房,房间里用他们喜欢的床上用品,衣柜里挂着他们各自的衣服,“这感觉就像我出嫁后,我爸妈还在家里保留着我的房间一样”,这样他们每次过来会有归属感,而不至于落得空空的,每次还要琢磨睡哪里东西放哪里。“‘一碗汤’拉近的是两代人现实中的有形距离,而‘保留一个房间’拉近的是我们和父母心中的无形距离。”她说。 记 者 胡 珊 通讯员 孙 乔 郁 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