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回忆”散文征稿 离开老家到城区工作和生活已经整整三十五年了,但每当我乘上去老家镇海九龙湖方向的汽车,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搭乘拖拉机去上班的情景。 那年,我作为返城知青被安排在镇海人民银行工作,每个星期天都回老家一趟。当时,老家还没有公路,更没有汽车,要到镇海县城必须步行十余里路到骆驼镇上,才能乘上去县城的公交车。于是,到了星期一,我就得早早地起床。虽说不是披星戴月,但却常常是迎着东方的鱼肚白就上路了,好在我有过当农民的经历,并不怕走夜路,何况乡村的清晨是忙碌的,走到村口,常有装石头的拖拉机在“突突突”地叫。遇上熟人,我便乐滋滋地搭上“便车”。如果运石车到镇海,我更是一路顺风,不仅能早早地直达目的地,而且还省下了三角一分的汽车费,心里好高兴。 其实,现在想来,当初搭乘拖拉机可不是好滋味。记得有一次,我是使尽了吃奶的力气,才不至于被那铁家伙抛出车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我裹着雨衣,走出村口,朝着狭窄的机耕路才走不远,就觉得肚子一阵阵痛起来,大概是受凉了,我心里想着,便放慢了脚步。 不一会忽听身后响起了拖拉机声,我心里一阵高兴,就回头抱着侥幸心理向着从灰蒙蒙雨雾中驶来的拖拉机招手,那辆拖拉机果真在我身边停了下来。机手朝我努努嘴:“上去吧,小心些。”我瞧了一眼那人黑不溜秋的脸,就不顾一切地奋力爬上了车斗,在乱石堆中寻找落脚的地方,并紧紧地抓住湿漉漉、滑溜溜的前栏扶手。 拖拉机晃晃荡荡地前行了,我的身子也随着车身的颠簸而不停地晃悠———拖拉机驶过坑坑洼洼的地面,泥水不时地飞溅上来,但我不能腾出手来擦,我得拽紧栏杆,极力稳住身子,碎石在不断的震动中落下来,压住了脚面,但我不敢动,一动就没地方站了。好不容易到了骆驼镇,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不料,拖拉机一驶上柏油马路就加快了车速,在急驶中身子似乎要飞起来,我的神经又绷紧了,我半蹲下来,努力使身子的重心往下移…… 终于到了县城,离上班时间还有十五分钟,我也顾不上自己的狼狈相,急匆匆地洗了洗汗水和泥水交织的脸,就坐进了办公室,这时才感到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乏力,手脚也擦伤了好几处。 如今,宁波城区通往我的家乡九龙湖镇的道路纵横交错,笔直宽敞,汽车来往穿梭,每逢十字路口不时有红绿灯闪烁。家乡九龙湖还建成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每逢节假日更是热闹,熟视了都市喧嚣的人们在这里领略山野的清风,感受幽谷的宁静。家乡真是今非昔比,乡亲们不仅走出家门就能坐上公交车,而且很多人家都自备小轿车,有的人家还不止一辆呢!“搭乘拖拉机去上班”已成了历史留给我的记忆中的一道难以磨灭的风景。 江北区清湖路 潘美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