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蓉制作骨木镶嵌—嵌花 |
|
“骨木镶嵌普天同庆屏”(胡孟宁作) |
|
现场制作泥塑 |
记者 黄银凤/文 记者 徐文杰/摄 11月7日,宁波市第六届工艺美术精品展暨第三届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在宁波美术馆举行。展览吸引了我市50多名工艺美术大师和200多家工艺美术精品生产企业,他们带来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如“三金一嵌”(金银彩绣、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和十里红妆、越窑青瓷,还有竹根雕、树根雕、瓷器和家具等八大类参评作品约500件,参展作品2000多件。 能工巧匠各秀绝活 与往届工艺美术展不同的是,本次活动在展示大师们的工艺美术精品之余,还开展了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申报作品展暨现场技艺制作评审。我市近50位能工巧匠一字排开,现场秀出各自的手艺绝活,令人目不暇接。 胡蓉是一名来自宁波江北木器工艺厂的女匠,她在现场制作骨木镶嵌,引来一群人围观。骨木镶嵌工艺环环相扣,配料、锯花、嵌贝、磨平,每一道手工活都不能马虎,否则就会功亏一篑。虽然过程极具挑战性,但在胡蓉看来,一切都很值得:“每当完成时,愉悦感就会油然而生。想要做得精致,更是需要细心、耐心加灵性。” 父亲胡孟宁也不忘在一旁指导一二。今年67岁的胡孟宁,见证了宁波骨木镶嵌这门手艺的历史。 “1961年,14岁的我被敲锣打鼓地送进了甬江木器厂,学的就是骨木镶嵌、木工雕刻。”胡孟宁回忆说。宁波工艺美术厂鼎盛时期,他曾是骨木镶嵌工艺的台柱子。前几前,他彻底放手,让女儿胡蓉接棒成为木器厂的掌门人。胡蓉基因不错,悟性高,虽为新手,却已经做得像模像样。上阵父女兵,今年10月18日在东阳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父女俩分别捧得银奖、铜奖。胡孟宁的作品“骨木镶嵌普天同庆屏”在博览会上获评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虽然一生得奖无数,但67岁高龄得此殊荣,胡孟宁还是感到十分欣慰。 遗憾的是,时光变迁,这门手艺正在无奈地枯萎。胡老说:“我教过的一百多个徒弟中,至今还从事这门手艺的已经寥寥无几。” 来自宁海的80后雕花匠章雄飞,现场制作一块花板,一尊水月观音面容呼之欲出。“这里现场制作竹木根雕的艺人占了多数,我便另辟蹊径,设计花板雕刻。”章雄飞打算创作水月观音和吉祥天两幅木雕作品,创作灵感起源于画家曾浩所绘的同名敦煌莫高窟壁画。 要在木板上还原壁画的效果,难度还真不小,而刀刻也做不到笔法那么平整。为此,章雄飞进行了模糊处理,还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设计。别看整块花板毛坯才开了个“头”,就已经足足刻了三天,接下来还有更复杂的工序。雕刻的过程,简直就跟孕育一个婴儿一样,艰辛而快乐。 小手艺托出大产业 据宁波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吴明宝介绍,目前我市现存工艺美术艺种达40多项,其中“三金一嵌”(金银彩绣、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和十里红妆、越窑青瓷等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数量之多,这在同等城市中是很少有的。全市还拥有各类工艺美术生产企业10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1.5万多人,每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近百亿元。 本次展览中,最吸引眼球的展品,莫过于大型金丝柚木木雕如意《博物明州》。它由鄞州徐艺雕塑厂董事长徐剑佩主创,耗时两年多,刻画了老宁波民俗风情———稻花渔棉会盛况,由402个人物、52组非遗项目组成的场景,浓缩展现在长628厘米、宽129厘米、总高162厘米的金丝柚木雕上。该作品一举摘得了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像胡孟宁这样的老手艺人,希望宁波工艺美术能再来一次大整合,重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宁波木雕产业的辉煌。那时,合并组建的宁波工艺美术厂进行了规模扩大,单是骨木镶嵌和朱金木雕的车间就分别有60多人。全厂有五六百号人,用传统的工艺生产中西结合的古家具,并大量出口。鼎盛时期的宁波工艺美术厂,成为了外宾参观的必然之地,也是宁波家喻户晓的大厂。 “如今工业时代了,但手工的精细与个性不是机械可替代的。”胡师傅希望,能有专门的机构保护和研究传统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