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D壹时间 锐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遭遇全国性骚乱
谁是幕后黑手?

  当中国人民每天提心吊胆观察天气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正陷入一场大面积群体性事件中。

  当地时间24日晚,密苏里州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8月份枪杀非裔少年的白人警员。决议一出,引发的骚乱已经扩散至美国170多个城市。除了和平示威外,有些地方开始打砸抢烧,迅速演变为暴力对抗。美国当局出动了大批警员,还有装甲车、冲锋枪等军用设备,涉事城市枪声频传。

  综合人民网 新华网 澎湃 

  起因

  弗格森这个小镇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年8月9日,没有携带武器的18岁非裔青年迈克尔·布朗在弗格森地区遭白人警官达伦·威尔逊拦截并开枪打死。

  尸检报告的细节显示:布朗的右侧肩膀被击中4次,头部被击中2次。有一颗子弹从死者头顶打入,其他都应该是来自死者前方。调查人员分析,布朗可能当时身体向前倾,头部就中了那一弹。纽约时报披露了更多细节:另外一颗射入脑部的子弹是从脸部击入,穿过下吧,又打中了他的锁骨。

  原本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公众和媒体的普遍关注,毕竟在美国,黑人嫌犯被白人警察打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但是,由于警方和目击证人对枪击现场的不同描述,以及一开始当地政府和警方采取模糊敷衍的态度,甚至掩盖事实、驱逐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才使事态逐渐恶化,最终演变成持续数月不可收拾的局面。

  弗格森镇拥有约21000的人口,其中三分之二是黑人,但只有3名黑人警察。以前这里并没有曝出什么种族矛盾的事件,但有人说,一切都潜藏在平静的表面之下。

  8月10日,布朗被射杀的第二天,开始有人聚集在弗格森警局的门口,挥舞着手臂,喊着口号。几个月的时间里全美各地一直陆陆续续有抗议示威。直到今天陪审团的判决结果宣布,让原本零星的火苗一下子变成蔓延全美的大火。人们还把这件事和2012年发生在佛罗里达的17岁黑人少年Trayvon Martin被白人警察枪杀事件联系在一起。

  种族问题一向是美国最主要、最棘手的政治问题之一。人们积聚的愤怒,都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会如何结束。

  现场

  骚乱已扩散至全国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周二,弗格森案件引发的骚乱已经扩散至美国170多个城市。某些游行的队伍占据了大桥、隧道和主要高速公路,但与当地时间周一晚不同,大部分的游行都是和平的。当晚,有44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

  在纽约,游行群众覆盖各个年龄和种族,他们涌向了时代广场。一名示威者高举双手,大喊道:“不要开枪。”100名警务人员在广场周围待命,但没有进入广场。

  在华盛顿,示威人群包括学龄前儿童,他们静静躺在人行道上模拟死人。在波士顿,就连囚犯都加入了抗议———安静地在铁窗内进行。但当地警察表示,尽管在该市有1000人上街游行,但目前没有暴力事件发生。

  在洛杉矶,一位游行人士表示:“我觉得,不对这名警察起诉的决定揭示出司法系统对黑人生命的不重视。我觉得这就相当于说,当一个有色人种的孩子手无寸铁的时候,警察就可以杀了他,而且免于被起诉。对此,我们要站出来反击,结束警察的恐怖主义行径。”

  在亚特兰大,示威人群大概有300人。他们手中的标语写道:“够了”“我们离子弹只有一步之遥”“阻止警察刽子手”“这是对司法公正的嘲弄,这是不对的”……

  在芝加哥,有大约200人从周二上午开始在市长办公室外静坐,他们计划静坐28小时,原因是每隔28小时据称就有一名黑人在美国被杀。但截至目前,这一静坐已基本被警方驱散。

  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可能是周二晚最动荡的城市。一些人趁乱袭击了一家汽车专卖店、洗劫了包括T-Mobile手机店在内的一些商店,还有人在城市内点火。

  另外,在密苏里,有人掀翻了一辆警车,砸碎了窗户,将其点着了火。警方发现后,迅速将火扑灭。

  美国总统奥巴马24日晚发表紧急电视讲话,表示理解部分民众“深感失望、甚至愤怒”的心情,但是呼吁民众尊重大陪审团的决定、不要以暴力手段表达诉求。

  奥巴马呼吁民众不要忽视美国在改善种族关系方面取得的进步,今后应努力改善警察与社区的关系。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能靠扔瓶子来实现,不可能靠砸车窗来实现,不可能靠找借口损坏财物来实现,更不可能靠伤害他人来实现”。

  追问

  无限扩张的

  美国国家暴力?

  刚看到这则新闻,说实话真有点幸灾乐祸,毕竟自己屁股不干净还天天嫌别人脏的样子的确让人不爽。但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小编越来越觉得,种族主义只是这些事件的一个表象,背后则是美国无限扩张的国家暴力。

  查查度娘,近年来,美国警察的“强悍”作风还真不少:纽约警察打伤乱穿马路的华裔八旬老人;强行铐走印度女外交官并脱衣搜身,激起印度全国怒火;就在几天前,一名美国警察又枪杀了一个手持玩具枪的12岁黑人小男孩。

  遭遇这种待遇的不光是美国本国公民。德国《焦点》周刊就曾刊登过一名德国人在美国被警察搜身的经历。美国被称为自由国度。但是,美国却有数不完的规则,令不知情的外国游客无所适从。

  但面对种种指责,美国警察几乎都会满不在乎:枪杀黑人的协警最终被判无罪,打伤老人、逮捕印度女外交官也被称为“严格执法”。这种近似“冷血”的底气,可不是简单的种族歧视。

  问题是,这种底气哪来的?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警察暴力队伍。据统计,全美有1.8万个警察执法机构,3088个县警察部门,13578个市警察机构,50个联邦以及49个州一级执法机构,还有1626个特殊警察部门(管辖机场、校园等)。美国警察与人口比例为3.25%。,在大国中属于较高的,远高于中国警察与人口1.3%。的比例。

  在美国,警察把保护自己的安全放在首位,一旦“感觉”(注意感觉两字,是主观的判断)自己面临危险,就可以先发制人采取自卫措施。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以,弗格森事件,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警员,是有根据的。

  美国无处不在的警察统治,一方面维护了社会安全,但另一方面,以安全之名也在不断侵害公民的个人权利。这也陷入一个死循环中:越感觉到危险,越要诉诸暴力,而泛滥的暴力,却让更多人感到了不安全。

  这也就是“弗格森事件”背后的治理困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