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又是一个创造历史的日子。沪深两市持续拉升,券商股全线涨停,另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都涨停,上证综指涨逾百点,升逾4%,冲击2900点,深证成指也涨超4%突破万点大关。 在绝大多数的年份里,年底行情被视为“鸡肋”行情,也是股民全年投资的盈利确定性最差的时间段。而年底出现牛市启动的迹象,更是难得一见。这并非是一种基于指数K线历史走势得出技术分析结果,其背后是资金面因素扰动的内因。 2014年底的A股出现这样的“异象”,是偶然还是必然? 综合 澎湃 央视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数据 新开户数创43个月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最新数据显示,上周(11月24日至28日),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净流入1723亿元,超过了11月前三周净流入总和944亿元。该数据已连续四周实现净转入。截至上周末,证券交易保证金余额首次突破9000亿大关,报9912亿元,逼近万亿大关。11月累计净流入2667亿元。 最新数据同时显示,上周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为37.01万户,创2011年4月来新高。其中,新增A股账户数36.94万户,新增B股账户数674户。 百态 股民哭喊“别套我” 12月4日,大风继续吹大象,券商股领涨。最终,石化双雄发威封涨停,中国石化收于9.21元/股,创2012年以来新高;中国石油收于9.21元/股,突破2013年2月份高点。 可是,收盘后,朋友圈对于此事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没有人觉得这似曾相识吗?!石化双雄都涨停了,股票经历了满仓踏空,接下来是深套的节奏吗?” 马上有小散扒出了历史经验:一、2006年5月12日,中国石化一度涨停,5月15日继续小幅上涨2.84%后,陷入近5个月调整;二、2007年1月9日,中石化涨停,随后其进入3个月的调整;三、2007年5月31日,中石化涨停,随后经历了1个多月的调整;四、2007年10月11日,中石化涨停,10月15日再涨停后,就开始走上漫漫熊路。 于是,踏空的小散开始玩起了歌谣:“券商涨、券商涨,券商涨完银行涨;银行涨、银行涨,银行涨完中石油涨;中石油涨,中石油涨,中石油涨完……下一签,熊抬头?” 分析 信心是股市最大的风口 再回首,一缕春风早在2013年初已“轻抚”资本市场。当年年初手游和影视传媒行业牛股辈出,开启创业板的局部牛市,其后,金融改革及民营银行概念,文化传媒板块,去“IOE”概念,互联网金融,上海自贸区概念,电商概念等相继成为市场的热点。 进入2014年,机器人,智能家居、军工资产证券化等热点概念继续此起彼伏,到了下半年,市场进入普涨行情,但在金融地产板块的压制下,上证指数表现并不明显,进入11月下旬,随着沪港通的开启以及降息消息的出炉,清风已经加强成为让投资界人士也惊叹的“龙卷风”,银行、地产、券商等超级权重板块在风口也轻如一头猪。 对这股“风”的行进轨迹做一个全面回溯,我们发现,“风”所跟随的,正是改革指引的方向。 对资本市场来说,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大利好就是中国正在重点编织的国际反腐天网。 国际反腐天网的搭建,不但震慑了腐败分子,更堵住了中国资金的外流缺口。 据媒体引用中纪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近30年来,外逃官员数量约4000人,携走资金500多亿美元,人均约1亿元。 这些财富外流后,有多少进入发达国家的股市难以统计,但从外媒报道中可知,推高了不少外国城市的楼市。这些资金如果留在国内,A股又会是怎么样一副景象? 反腐,反的是腐,留的是心。在股市里,我们已经可以直接看到改革带来的心跳。 改革蓝图已经可以见到雏形,并且日渐清晰:对内简政放权、户籍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设立自贸区;对外,实施“一路一带”战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等。 这些措施振奋了整个社会,也振奋了A股市场。 信心,是股市最大的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