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踩着高脚马跑步,一点也不费力。吴彦 摄 |
在落幕不久的浙江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鄞州区东吴镇代表队的学生们成为了运动会的焦点人物,他们摘得了宁波代表队获得的所有6枚金牌。 按照省运会规定,每个项目不分年龄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同场竞技。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中小学生是如何力压群雄的,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押加、蹴球……这些并不被大众所熟悉的项目是如何开展训练的。近日,记者实地进行了一番探访。 吴 彦 胡雅静 中小学生赛过大学生 此次比赛,宁波代表队共派出34人参赛,参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押加、蹴球等4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有18人来自东吴镇中心小学和东吴镇中学。 根据比赛规则,每个项目仅能有一个汉族学生参加,因此,运动会的参赛选手大多数是少数民族。 土家族、白族、彝族、布依族……每周二、周四下午的社团课,东吴镇中心小学少数民族社团的学生们就聚集在操场,进行着别具一格的社团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押加、蹴球、跳“竹竿舞”,有时还会穿上各民族的民族服装。特殊的装扮加上在汉族罕见的运动项目,让这支少数民族社团常常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 “手都握稳当了,上马的速度一定要快,大家听我的口令。”东吴小学民族体育项目教练秦琴正在指导学生进行高脚马的训练。 只见小队员杨雄君左手先用力撑住1.5高的竹竿,左脚迅速踩上编脚套,再借用身体左侧的力量,右脚也迅速顺利上马。秦老师一声令下,杨雄君踩在离地面30厘米左右的竹竿上,通过竹竿的前后摆动,迅速奔跑起来,并且还在不断地加速。两根竹竿并没有成为影响她前进速度的阻碍,更似两只加速器。一百米跑道,杨雄君的高脚马能跑出16秒的成绩。队里的中学男生,高脚马的百速度最快达到了11秒9。 小杨跑起来非常轻松,可要想达到这样的水平,必须花下大功夫。“光是上马,就练了半个月才能顺手。”秦老师说,学高脚马得和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地教。会了上马就得学站立,起先肯定站不住,那就靠着墙站稳,然后再走圈、绕树走,慢慢地才会跑。 按照省运会的规定,每个项目不分年龄段,从小学到大学都可以报名参加。这样的规定让以小学生和中学生为主力的东吴镇代表队很吃亏。“小学生和大学生比,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心里素质都不占优势。” 为了比出好成绩,秦老师带领学生们从暑假就投入训练。主攻项目是高脚马和大板鞋。从小就有着不服输性格的秦老师,接受挑战,迎难而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临近比赛前加强高脚马的上马速度练习;大板鞋讲究三人配合前进,重在训练三人步伐的力度等。 日复一日的训练,孩子们稚嫩的手脚也变得粗糙。有的小手掌心长出了老茧,有的脚底板磨破了皮流出了鲜血,可就是一股面对困难不服输的精神,大家把所有的伤痛都埋进了心里。“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力量等一些高强度的练习还是不敢多练,怕影响他们身体发育。所以得当的训练方法很重要。”孩子们的伤痛,秦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训练依然在坚持。 民族体育有位好教练 学校2008年开始尝试民族体育教育,学校还出资建设了“民族园”。民族园里有一棵象征民族团结的大树,陈列着56个民族的服装和器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这个民族园,更多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如今,民族体育开展得有声有色,还得益于有一位民族体育运动出身的好老师。 秦琴老师是土家族人。1998年,秦老师曾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是高脚马项目的全国冠军。秦老师把对民族项目的特殊感情,延续到了如今的教学中。 考虑到老家湖南的竹子比浙江的更有弹性,利于奔跑时提速。于是,秦老师特地从湖南运来了近百根毛竹作为器材,自己动手制作。 这两年,秦老师还专门到民族体育项目出色的湖南省少体校考察学习。“这样的学习还是很有用的。”秦老师举例说,就拿高脚马来说,我以前只觉得如何提速很重要,没想到绑脚的手法也是关键,“要反复绑,直到脚和绳子基本没有缝隙,绑得越紧,跑起来阻力越小。我试过几次,还挺有帮助。” 秦老师说,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以前的自己,所以一直坚信他们是民族运动的好苗子,一定要好好栽培。“民族的东西不能丢,传统的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东吴镇中心小学校长施银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