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一词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50余次。这既是一个信号亦是一个缩影:中国正步入依法治国的新阶段,通过“升级版”的战略蓝图和务实有效的治国理政措施,一个清晰的“法治中国”形象正映入全世界的视野。 2014年被称为“深改元年”。这一年,“改革”不再仅仅停留于“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敢破敢立、敢创敢试”。除了继续优化“顶层设计”,中央政府直面“改革深水区”的利益调整,以“问题为导向”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破冰”之举。 依宪执政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死刑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0月审议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取消走私武器、弹药罪等9个死刑罪名。草案如获通过,我国的死刑罪名将由现在的55项减至46项。 近年来,尊重和保障人权,逐步成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所秉持的重要理念。我国执行死刑的人数总体越来越少,此次拟削减的9项死刑罪名,目前在司法审判中已经很少用到。 修改“民告官”法 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部“民告官”的法律自1989年实施以来第一次修改。 行政诉讼领域的问题被诟病已久。针对“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从多个制度设计层面,畅通立案渠道,防止地方对司法干预;对拒不执行的,更有拘留的“狠招”。 信访改革 实施了多年的信访工作解决了大量问题,但也积累了很多矛盾。中央政法委9月出台了三个配套文件,作出针对性的制度设计。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前7个月,中央政法机关接待群众来访同比仅上升7.1%,信访群众依法按程序反映问题的意识逐步增强,信访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正在逐步好转。 “呼格案”重审 18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8岁的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毛纺厂厕所女尸案”凶手,被执行死刑。9年前,系列奸杀案嫌疑人赵志红供称该案是其所为。真相似乎近在咫尺,但拨云见日却障碍重重。2014年11月20日,呼格案进入再审程序。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再审法律文书,撤销原判,判决呼格吉勒图无罪。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把案件事实的认定建立在扎实的证据基础之上,这也体现了我国当前司法的一种良性发展。呼格案成为法治决心的“试金石”。 简政放权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成为2014年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国务院密集出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截至11月,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超过700项行政审批事项;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将中央层面政府核准事项量减少约76%;全面摸清并公布了国务院部门正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让审批权“晒”在阳光下。 单独二孩落地 2014年,我国“单独二孩”政策陆续在各省份“落地”。目前,浙江、江西、安徽、天津、北京、广东、内蒙古、海南等省份已落实单独二孩政策。 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马雪松认为,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还有更多的后续工作要做,要让改革红利落到实处。 公车改革 公车改革一直被视为“硬骨头”。2014年,这项改革不仅有了时间表还有了路线图。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布,将用2至3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及约80万辆全国公务用车、近6400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按照方案,所有司局级以下公职人员的原一般公务用车要取消。专家测算,车改到位之后,每年因车改减少的支出将达1500亿元以上。 高考、高招改革 9月4日,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在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全国语文、数学、外语一张试卷统考,同时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机制。 教育部等5部门12月17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包括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省级优秀学生等在内的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教育部12月17日还发布自主招生新规明确,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同时规定不得采用高校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等。 户籍改革 7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终结了沿续半个世纪的二元户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意见还首次明确根据城市类型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财政部、教育部、卫计委等部门相继表态,将加快推进城乡养老并轨、城乡医疗救助并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医疗服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等重点领域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