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和丰”在小洋楼前合影。 |
|
当年的一线生产工人。(照片由韩良根提供) |
●“回去看看”系列报道 “还认得伐啦?”“当然认得的呀,看你走过来的样子,就知道你是谁啦。” “这个小洋楼就是我们厂原来的保健站,没想到现在还保存得那么好。” 2014年12月30日上午,原和丰纱厂员工周始能“回工作过的地方看看”的心愿实现啦。跟他一起实现心愿的,还有另外22位“老和丰”。 和丰纱厂原址(现和丰创意广场)的位置并不偏僻,但对于这些年过半百、甚至已经迈入耄耋之年的“老和丰”而言,跟有共同回忆和经历的人一起参观、叙旧,另有一番意义。 记者 石承承/文 记者 崔引/摄 “小洋楼”曾是厂里保健站 2014年11月23日,《宁波老年》发起“回去看看”主题征集活动。征集活动推出后,编辑部接到不少读者打来的电话和寄来的邮件,表达他们想要“回去看看”的念头,而周始能就是最早打来电话的读者之一。他想要回去的地方是曾经工作过的和丰纱厂,如今的和丰创意广场。 在接到周始能的电话后,我们立即联系了和丰创意广场。这个活动也得到了和丰创意广场方面的大力支持,精心挑选、设计了既适合“老和丰”追忆往昔,又能让他们感受如今和丰创意广场风貌的游览路线,同时还特别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讲解。“老和丰”们对能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参观忆旧,对主办单位的精心安排表示非常感谢,说这种关爱老人的活动做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对于像周始能这样早在1964年就进厂的老员工而言,和丰纱厂不仅烙下了自己人生的经历,也镌刻了宁波这座城市的记忆,每次提及心中总有些激动,“回去看看”的想法也由此萌发。 和丰纱厂的遗存建筑有办公楼和成品车间,也是“老和丰”挂在嘴边的“小洋楼”和“老厂房”。而这次“回去看看”之行,就从“小洋楼”开始。 “小洋楼”始建于1905年,是一栋二层外廊式西洋风格楼房,上下屋结构装饰相同,均面阔三开间,前有围廊;外墙由青砖和红砖结合而成,造型精致,外观沉稳;廊柱间是漂亮的拱券顶,涡卷纹的装饰随处可见;外廊地面采用考究的彩色地砖铺设,极为别致。 据同样1964年进厂的韩良根回忆,如此精致、漂亮的“小洋楼”当时是厂里的保健站,其中二楼是给生病的工人“吊盐水”和休息用的。和如今的格局不同,当时的“小洋楼”周围还有一圈围墙,里面绿树成荫,就像是一座小花园一样。 “老和丰”们对能回到曾经工作的地方参观、忆旧,对主办单位的精心安排表示非常感谢。说这种关爱老人的活动做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老厂房华丽转身焕发新生机 参观的第二站就是“老和丰”口中的“老厂房”。 “老厂房”建于1906年,26间二层厂房一字排开,是宁波市区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老式厂房。尽管都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省级文保建筑,和“小洋楼”的精致不同,“老厂房”展现的是当年大厂的气派。 一走进“老厂房”,历史的感觉扑面而来:高大宽敞的空间,几乎没有任何分割,拥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粗糙的水泥墙上还留存着上个世纪工厂里常见的大红标语。 据1960年就进厂工作的余竹玲回忆,“老厂房”沿江而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用来做仓库的,经由甬江航运过来的原材料棉花,卸货后可以直接入库,非常方便。之后才改作成品车间。 如今“老厂房”华丽转身成为“和丰设计艺术中心”,通过传统平面展示、实物陈列和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诠释宁波工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入驻此间的也都是走在时尚前沿的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企业。对于“老和丰”来说,看到“老厂房”以另一种形式保存,焕发出新的生机,是件高兴的事。 ■感受 久别重逢 追忆往昔 久别重逢热烈拥抱,迫不及待互留电话,还有发自肺腑的笑声……参加活动的“老和丰”平均年龄有67岁,其中很多人离开和丰纱厂后已经有几十年没见面,可一见面,大家却丝毫没有违和感,就像孩子一般,你拉拉我的手,我拍拍你的肩,兴奋得不得了。 “我在《宁波老年》上看到有“回去看看”的活动,赶紧打电话报名,但电话一直打不进,我怕到时候去不了,就赶紧跑到报社来报名。”“我也是,还发动家里人一起帮我打电话。” 对于这些“老和丰”来说,平时不会刻意来“和丰创意广场”追忆往昔,如今有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跟有共同回忆和经历的人一起参观、叙旧,自然不能错过。 周始能:至今仍保存着历年工作证 70岁的周始能或许是活动当天最高兴的一个人了。他最初的一通电话,打响了《宁波老年》发起“回去看看”征集活动以来的“第一炮”。 “我知道他,当时在厂里是干过加油工的,很聪明的一个人。”参加活动的“老和丰”中有不少是和周始能同一年进厂的,对他印象深刻。 为了这次活动,周始能也做了不少准备。在和丰党群服务中心,他还掏出了一摞保存至今的历年工作证。这一本本名称各不相同的证件,仿佛推开了一扇扇记忆的窗,把大家带回到那个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年代。 周始能是1964年进厂的。就在那一年,和丰纱厂升格为县团级企业。1966年10月,公私合营的和丰纱厂更名为国营东风棉厂。 1978年12月,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营东风棉厂更名为和丰纺织厂,从单纺厂转变成宁波第一家纺织联合企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纺织设备。 1998年5月,宁波市纺织行业大规模重组,和丰纺织厂也被重新整合。“和丰纺织厂”也成为周始能手头最后一本工作证上的名称。 韩良根:百余张老照片记录当年情景 67岁的韩良根在和丰纱厂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5年,但工作经历还蛮丰富,先是在车间做工人,之后去了厂工会,主要负责宣传工作。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几乎没有什么娱乐休闲活动,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劳动竞赛和操作表演,就算是厂里开运动会,内容也一样离不开生产。”由于工作的缘故,韩良根手头至今保留了百余张当时的照片,如今已经成为珍贵的记忆。 “你看那个脸圆圆的,不就是谁嘛。”一张张有些模糊的黑白照片在投影仪上闪过,一张张还带着稚气的脸,转眼间,时光飞逝,已经是两鬓斑白。 韩良根说,那个时候拍照还是件稀罕事,只有那些工作表现特别突出的员工,才有机会戴上大红花,拍个标准像,贴在厂里的光荣榜上。对于一个一线工人而言,能上光荣榜,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至于奖品,大家反倒不看重,多半是印有厂名和五角星的搪瓷杯或者脸盆。”韩良根说。 余竹玲:自己退休后由女儿顶替进厂 84岁的余竹玲是参加活动的“老和丰”中年纪最大的,不过看起来精神不错,记忆也非常清晰。她指着如今的“和丰艺术设计中心”说:“这里原来是我们的仓库,那里原来是我们的宿舍,我还记得我们宿舍后面有个小池塘。” 陪着余竹玲一起来的,是她的女儿蒋素亚,今年也已经61岁了。当年,余竹玲从和丰纱厂退休后,蒋素亚就顶替她的位置,进纱厂工作。在那个年代,顶替进厂是件挺正常的事。不同的是,蒋素亚未能像母亲那样顺利干到退休,碰上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改革浪潮。 对于这对母女而言,和丰纱厂凝聚了两代人的回忆。蒋素亚说,尽管住在宁波,平时也会经过和丰创意广场,也知道这里是和丰纱厂的旧址,但多是匆匆路过,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走进来看过,回味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