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宁波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0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老年人的知音

  李建树

  听旭日阳刚唱《春天里》的歌,开头还好,两个正当年的男人弹着吉他,随随便便地唱着歌儿,大约是他们前头的日子什么都没赶上趟,因此就只能出远门去打工了。打工也不容易吧,于是就发挥爱唱的特长,背一把破木头吉他流落街头、桥下去卖唱了。卖唱就卖唱吧,只要身体好,混口饭吃总是没问题的,这是我开始时的想法。想他们钱未必能挣多少,但上电视一播,人气肯定有了,前程不可限量。苦就苦在当下,风里雨里的苦撑苦熬,因而当他俩唱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这春天里———”时,我就不禁泪流满面了。人总是要老的,而且老起来又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那么的快。所以他们唱词中的“如果”两字是不存在的,只能是到了那一天,我“老无所依”。这就触及到人生需要终极关怀的那一天了。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四个字谁能避免啊?谁都逃不掉的。因此中国人就特别关心“老有所依”和“老有所靠”。为此人们就未雨绸缪地早早规划着如何过“老”的事:早点结婚生子,并期望在岁月静好的同时,子女能早有出息,老两口也能手脚利索,耳聪目明,幸福地安亨晚年。这说的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最基本的期望和追求。

  应该说现代社会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老有所依”也由各级政府认真考虑着,那么现在的主要项目就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了,这同样也有社会关心着,比如在宁波就有一家亲民型的《东南商报》很受市民欢迎,但办报人却并不就此止步,他们时时想着老祖宗的那一句教导,先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于是就想着在《东南商报》上开一个《少年作家》专版,大受欢迎,来稿多得如雪片飞来一般。索性搞一次征文,又大获成功。很快编成两大册《小荷文丛》交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上书了的那些小作家和他们家长收到书后,无不郑重其事地将它们安放在家中最明亮最显目的架子上供起来,凡来客必指说:“此,吾家小儿(小女)之著作也。东南商报社搞的,正宗的。”

  初试成功之后,他们便又想到老祖宗的后半句话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子女的孝顺,能保证老年人的衣食无忧,这当然是很好的,但他们都很忙,居家的老年人最迫切期望的是如何通过文字和图片达到与同龄人或年轻人广泛交流的目的。这便是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问题了。东南商报社先是为我们宁波老年人办了一份《康乐老年》,寄寓着老年生活既健康又快乐的双重美意。因为主要面向宁波老年人,所以可以明确地叫作《宁波老年》,这样的报纸既目标明确又十分大气,办好了一定会获得全市数百万老年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就这样一期期办过来,栏目的设置也与时俱进地不断变革丰富起来,既有“新闻”、“旅游”、“社区”、“消费”,又有老年朋友最关心的“保健”、“养生”;还有供喜欢读书的老同志阅读写作的副刊版“后乐园”。《宁波老年》的内容可真的是贴心贴意地为老人服务,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小棉袄。比如针对现在社会上有些不良商家挖空心思设圈套专骗老人钱财的保健品推销,《宁波老年》一改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做法,他们版面上的文字,是广告就明打明说“广告”不打擦边球,没有那些“吹牛”的广告,不让老年人看走眼。为老年人推介的商品,如“老人代步迷你电动车”、“可正可反佩戴的老花眼镜”等,都是最合老年人心意的正规产品。我相信,第一步迈对了,以后的路子就一定会越走越宽!还是那句老话,让全社会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祝《宁波老年》越办越红火。有道是“每月只花5元钱,康乐悦读一整年”。天边飘来四个字:生、老、病、死,只要天天读好《宁波老年》,那都不是事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