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理“黑卡”
运营商不能阳奉阴违

  ●观点1+N

  尽管电话实名制已于2013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但仍有不少手机用户处于“黑户”状态。记者6日获得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手机“黑卡”超过1.3亿张。为此,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正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从严处理与电话“黑卡”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今日《东南商报》08版) 

  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三部门将于今年联合开展打击电话“黑卡”专项行动,这让长期以来饱受“黑卡”折磨的公众看到了希望。“黑卡”数量大、范围广、来源多、监管难,如果只靠相关部门“用心”,而运营商却阳奉阴违,则恐怕难以彻底消除“黑卡”背后的违法犯罪行为。

  许多人都有被无名无姓、无来源的陌生电话骚扰的经历,收到色情信息、骚扰广告、诈骗短信,甚至还有部分人因此被不法分子骗取财物。然而,早在2013年9月1日,我国就已经全面实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为何时至今日“黑卡”依然流通在市场上,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其中固然有规定出台之前未曾实名登记的电话用户“存量”的原因,但是,作为雄踞中国企业500强前列的三大运营商,其放任纵容,针对打击“黑卡”阳奉阴违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黑卡”泛滥至今他们的办法不多,公众担心的是他们非不能为,实不为也。

  由此或许也就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为何我国三令五申贯彻电话卡实名登记制度,还有如此规模的“黑卡”流通于市?不法分子有需求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谁为他们提供的“货源”?现在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根源还在运营商。一方面喊着打击“黑卡”,一方面却公开地卖着“黑卡”,这个冷峻的笑话却真实地表明了专项行动面临的严峻考验。

  新华社记者白靖利 

  实名制更应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实行电话用户实名制,初衷是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减少非法信息的侵害。问题是,一些消费者担忧,实名制反而会加大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

  正如网友所言,电话用户实名制,会不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我能给你实名,你能给我信息安全吗?目前的现实是,我国对侵害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恶意泄露、利用他人信息,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之事频频发生。电信企业虽有制度要求员工为客户保守秘密,但连法律都难以保障的事情,企业制度就更显得苍白无力了。更何况,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所以说,并非是实行电话用户实名制,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就一蹴而就、高枕无忧了。相反,电话用户实名制,给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产业领域的相关企业,首先应肩负起社会责任,坚决摒弃“经济效益至上”的经营观,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为第一要务,在技术创新及制度建设上舍得投入成本。比如,应研制和推广“信息安全电话”,使其具有智能防盗、远程遥控、防止骚扰、资讯保密等核心功能。同时,企业用于电话技术更新升级的成本投入,不能全部转嫁给电话用户。

  在制度建设上,企业应将保护用户隐私,作为员工进入门槛及职业操守的“第一课”。特别是,应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严查重处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员工,处罚的最低下限就是将其辞退,而且信息产业的相关企业永不录用。汪昌莲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