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N 2015开年,原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被查。几乎从一年前乃至更早开始,民间就传闻杨“即将出事”,沸沸扬扬的流言之下,主政南京最后300天里,杨卫泽以“超常规”的方式拥护反腐,批评落马市长季建业的雨污分流工程,全力投入南京青奥会……这是一个官员非常特殊的一段主政经历,可以观察到一个问题官员的各种“努力”,以及在反腐大背景下掩饰不住的焦虑。 (今日《东南商报》13版) 被反腐重拳击中的“新年第一虎”杨卫泽,最近持续成为舆论焦点。其落马前后的诸多细节,也逐步被发掘披露出来,被呈现在公众目光之下。 也许,杨卫泽与其他“苍蝇”“老虎”相比,并未特别之处。其所深陷的腐败泥潭,也无非是权力、金钱、女色等构筑而成。不过,杨卫泽在落马前的一系列“求自保”动作,却别有意味。 记者梳理了杨卫泽主政南京最后300天里的各种“努力”:比如以“超常规”的方式拥护反腐,比如批评落马市长季建业主导的雨污分流工程是“民怨工程”,比如全力投入南京青奥会和国家公祭日……而这些最终都印证了它不过是迟到的补救,是在挣扎“自保”。 然而,党纪国法只论是非。杨卫泽涉嫌违纪违法,即便有再多的功劳,也无法弥补罪过,求“自保”只能是一场徒劳———党纪国法,只保护遵纪守法者,而不会轻纵任何枉法违纪的行为———法治的社会里,是非不再与功过混淆。 劳苦功高,并不是官员们贪腐享乐的资本,也无法成为与党纪国法讨价议价的砝码。权位再高,功劳再大,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真正能够“自保”的路径,只能是遵守法纪规章。因此,杨卫泽最后的拯救之路,显然是找错了方向。 在不少落马贪官的忏悔录中,我们都能看见自我表功的痕迹。此举的目的,无非是想向公众宣示:他们虽然是贪官,但同时也是能吏,试图稀释自己的罪过,以博得舆论的同情。很显然,这样的忏悔,最终都无法获得法律的宽恕以及民众的谅解,只能是场徒劳的表演。 此前,“宁要有为的贪官,不要无为的清官”的观点曾引发争议。而杨卫泽努力建功立业求“自保”徒劳的结果,最终证实了这种观点是伪命题。贪官清官,由法纪来评判;而能吏庸官,则由民众和考核机制来评定。两种评价机制,应该并行不悖,更不能混乱交错。 无论庸官还是能吏,首先应该是守法公民。官员违反了法纪,就必须接受法纪的公平处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就是为了防止权力被功劳、高位遮忘了眼,忘记了守法的基础和前提。时言平 还有多少人 像杨卫泽 一样焦虑? 翻翻新闻会发现,自从中央开始铁腕反腐,与杨卫泽一样焦虑的官员大有人在。 据报道,中央巡视组在江西时,落马官员狱中举报,导致当地官场人心惶惶,很多官员晚上都睡不好觉。就在1月7日,媒体还报道了山西省高平市落马市长杨晓波声泪俱下忏悔的新闻。面对办案人员,杨晓波说,“我也猜想,好多跟我一样的人,现在在外头虽然没进来,但他心里的那种折磨,我能想象得到……” 不知道还有不少跟杨卫泽、杨晓波一样的官员,整天担心那只悬在半空的靴子,但还要佯装镇定,参加大大小小反腐会议,甚至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辟谣自证清白,想想就替他们的双面生活捏把汗。 2015年,估计中纪委还会很忙,很多人还会像杨卫泽一样感到焦虑。其实,倘若官员平时能够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又怎会焦虑不堪、辗转难眠?陈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