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林镇中心小学教师 汪静男 |
这天,我一上623公交车,就见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胖嘟嘟的脸,我曾经教过这个小男孩班级的美术课,下学期他就要读三年级了。他问我去哪,有没有吃晚饭,然后告诉我他要去外婆家,还有三站路等。我心想这小子还挺会聊天啊,我夸他:“你很棒啊,敢一个人坐公交车。”这时他故作神秘地告诉我:“其实我在和妈妈比赛呢,看谁先到外婆家。” 见我有点疑惑,他继续说:“妈妈骑电瓶车,我坐公交车。”我笑着问:“那你觉得谁会先到呢?”他自信地说:“当然是我啦,公交车比较快。”看着他的神情,我仿佛看到了他走进外婆家时兴奋的样子。 我下了车,风雨交加,我的心情也不能平静。我在想他的妈妈为什么不直接用电瓶车带着他呢?可能是考虑到下大雨不安全吧,但我更偏向于认为她是想锻炼儿子的独立能力,而且用了一种巧妙的方式,化解了他独自坐车的恐惧,转而让孩子沉浸在一种满怀期待的情绪中。这是一位聪明的妈妈,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 我们都习惯于认为西方国家的家长舍得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独立体验,而在中国,更多的是家长替孩子代劳,将他们紧紧收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怕他们受伤害。但我欣喜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家长也在逐步改良自己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自己选择在背后默默关注,必要时给予帮助。回想起《爸爸去哪儿》的某一期节目中,黄磊和女儿多多比赛游泳,他一直跟在女儿身后,故意让她赢自己,但快到终点时,发现有一个木桶离多多非常近,几乎要砸到她了。这时,黄磊以最快速度赶上去,替她拨开木桶。 尝试着让孩子独自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吧,家长、老师要做的是告诉他们方法,帮助孩子与社会建立联系。当然,如果能以轻松并富有挑战的形式出现,自然是最好的。孩子也有权利用自己的温度感知生活。有一天,我们会惊喜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孩子已长出了稚嫩的双翅,学习在自己的天空飞翔,动作虽然笨拙,但却是最美的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