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因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设施而遇冷,全国最大保障房区、包含公共租赁房3797套,限价商品房6253套的青岛白沙湾保障房社区正在变为一座空城。其中限价房从2012年底公开销售至今,仅收到不足200份申请。此外陕西、河南等多地保障房空置现象也大量存在。(1月21日《京华时报》) 保障房建设要以人为本 保障房建设的善意初衷不言而喻,是为了让“居者有其屋”。遗憾的是,当前一些地方保障房建设却走偏,“唯数量是论”。 这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设,似乎处于尴尬境地:对申请者而言,繁琐的程序、严格的条件、偏远的地段,都是给差评的理由;对政府部门而言,其不仅不能高价卖地,还需要自己补贴,费力不讨好;对承建商而言,不仅要减损不少利益,还要饱受质疑。一项民生工程,何以变成“多方不讨好”的闹心工程呢?就在于规划者对民众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是为建而建的“以房为本”。 在这样的境况下,保障房又怎么可能建好?试想,如果规划认真,在建设前便公开保障房选址、配套设施建设,并多渠道接受公众监督与意见,保障房怎可能选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呢?一言以蔽之,只有让申请者在保障房的建设过程中有足够的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保障房建好之后才不会沦为鸡肋。 一个必须重复的常识是:保障房的建设,理应是“以人为本”———保证申请者入住后,不仅离市区较近、不能太偏远,还要有必要的配套设施,以确保他们最起码的生活条件;而不是“以房为本”———政府部门规定要建多少保障房,凑上数就行了,至于在哪里建,有没有配套设施等就不管了。显然,这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设,“以房为本”的意味重了点,以至于保障房名不副实。龙敏飞 保障房建设别成政绩秀 保障房变空置房的背后,源自于有些地方领导患上了“政绩焦渴症”,因而导致保障房变“保绩房”,社区再演“空城计”。 环视当下,不少地方将保障房建设视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裹挟着浓郁的政绩魅影。在这种政绩的指挥棒下,一些地方政府难免为了数量而忽视质量,特别是在“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的影响下,保障房滥竽充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 因此,有必要厘清这样一个问题:保障房由谁来建?谁来管理?又将使哪些人受益?如果只是纯粹建给上级看的,这种“政绩下的蛋”不要也罢。需知,保障房建设是为了满足更多百姓的住房需求,而不是一场政绩表演秀。诚如有专家所言,保障房的建设,绝不能“重量不重质”,更不能完成数量任务就万事大吉。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重建设轻分配”现象,必须通过制度设计进行严格约束问责,才能让保障房不再大量空置。 当保障房空置让社区渐成“空城”,不仅兑现不了民生福祉,还会消耗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苗头。面对保障房遇冷、空置等现象,这些地方政府必须有勇气直面“空城”的尴尬,在改善民生上切莫演变为“政绩口红”,要切实解决保障对象的顾虑、忧虑和实际困难。保障房建设只有做到在数量与质量上都达标,都能够契合百姓实际需求,才是实实在在的政绩。黄春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