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文明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2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哪有需要志愿服务就在哪里

  1月18日下午,2015年鄞州区“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下应街道文化中心广场举行,吸引了500余名市民参加。“周日义工”总队成立及授旗仪式同时举行。现场为群众送上了科普宣传、医疗保健、交通安全宣传、自行车修理、厨房用品修理等服务活动。

  启动于2014年的“周日义工”活动整合了鄞州现存的多支志愿者力量,固定在每个周日,选择有志愿服务需求的区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鄞州区现共有注册志愿者53000余人,各级志愿服务站450余个,志愿服务队1945支。

  让更多人听懂古典音乐

  去年8月,宁波市(鄞州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及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中心在鄞州迪趣大厦成立。从那时起,来中心的人经常会欣赏到免费的古典音乐鉴赏活动,表演者是爱乐之友音乐交流中心的成员们。

  发起人之一是在宁波古典音乐爱好者圈子里蛮出名的戚缪笛。他的出名,源于多数业余时间都在做公益活动,为了推广普及古典音乐。

  “我们团队是爱乐之友音乐交流中心,核心成员有7个人,职业有音乐专业教师、医生等,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聚起来举办古典音乐鉴赏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戚缪笛说,开始大家做得很有激情,但渐渐地有些人就会觉得累了,因为做免费公益产生了经济负担。

  欣赏古典音乐得有场地,通常是咖啡馆,有时候租场地就需要费用;古典音乐对音响器材要求高有损耗,基本靠掏钱租赁。虽然,不时有朋友、企业家会赞助些钱,但钱花光了又得找路子。

  申请入驻后,爱乐之友音乐交流中心有了固定办公和表演场所,并获得了3万元活动资金扶持,目前正借用孵化中心平台和高校合作推广古典音乐。

  志愿者服务社会化组织化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还是“政府主导模式”,政府部门介入志愿服务的全过程。在初级阶段,这种模式能在短期内极快地促进志愿服务发展,但长期来看,由于行政色彩过浓,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群众投身志愿服务的意愿,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为破解这一难题,鄞州区创新推出了政府部门与民间基金会协作推进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即Government+Foundation模式)。

  搭建供需平台,创新需求对接模式。区民政局与基金会合作,创新运用“公益创投”“项目定制”等平台对接志愿公益活动的供需双方。一方面根据近期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或导向需求,通过提供资金资助的方式公开征集实施主体;另一方面则为有意向的投资方,量身定制公益项目。为了完善志愿类社会组织培育制度,鄞州区采取“政府牵头、民间补充”的合作模式,依托区公益组织孵化中心,发挥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对社会公益团队进行重点扶持,提供“种子资金”“开办补贴”等资金资助。由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作为全区志愿类社会组织挂靠站,通过挂靠的形式,解决了项目资金以及活动经费托管的问题。

  培育多个公益志愿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鄞州区深化了项目内涵设计,推动了志愿服务活动“新常态”。以“关爱化”为主线,开展社会弱势群体关爱活动。每年组织3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赴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理念,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开展各类贴近百姓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东城社区“幸福加油站”、格兰春天社区“王映波健康工作室”等一批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培育“牵手”品牌,扩大志愿活动影响力。以“牵手未来”“牵手公益”“牵手生命”三个板块为核心,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实施项目40余项,成功铸就了志愿服务“牵手”品牌,其中,“流动公益伞”“名医下乡”等项目,已成为宁波市知名的“爱心名片”。 

  打造“义乡”品牌,弘扬志愿服务理念。目前,基金会正与鄞州区政府合作实施“宁波志愿公益综合体—善园”建设。项目提出了“再建义乡鄞州”的倡议,定义为“民建公助”公益慈善项目,投资约5000万元左右,来源于民间募集与财政拨款,两者比例控制在6:4左右,鼓励和发动爱心企业、爱心组织、爱心人士捐款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集展示、体验、参与、服务、公益创导于一体,具游览、休闲、教化之功能的综合性的志愿公益平台和载体。

  记 者 陆麒雯 

  通讯员 施 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