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新闻雷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竹雕”创始人王群半年搜集十余艘老渔船,他希望———

在大目涂新城建起渔家文化长廊

  王群向记者展示他的竹根雕作品。记者 陈仲侨 摄

  去年初夏,已经在象山从事竹根雕27年的王群突然“封刀”。在之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象山“三无”渔船的整治现场,搜集了十余艘木质老渔船。“这些老渔船都是象山渔家文化的历史见证,”王群说,“大目涂新城才刚开始开发,我准备在海边湿地建一条渔家文化长廊,这些老渔船会以艺术的形式,停放在文化长廊里。”同时,他还四处搜集老渔船上的老船木。以后,这些老船木将是他雕刻刀下的创作材料。                          记者 陈仲侨 林伟 通讯员 俞莉 陈光曙 

  ●人物简介

  王群 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象山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

  从1998年开始,王群作品先后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金奖、“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等奖项16项,荣获浙江省“根艺美术名家”和宁波市“十佳青年文艺之星”称号。

  母亲支持下16岁开始学竹根雕

  今年43岁的王群是竹根雕雕刻技法之一———“开竹雕”的创始人。

  说到为什么会从事竹根雕这门艺术,王群说,这要感谢他的母亲。

  小时候,王群比较喜欢画画。初中毕业时,他母亲就托人介绍让他去一家私人小作坊学竹根雕手艺。“当时,石浦镇上很多年轻人,找工作的第一选择是当地非常红火的一家电梯配件厂。母亲并没有随大流,而是最大程度地照顾了我的爱好。”

  可惜的是,这家私人小作坊不久就倒闭了。

  1988年的夏天,母亲听到广播上说,象山县城里有一家雕刻厂要招收学徒工。当年9月,王群踏上了竹根雕艺术之路。

  学艺的道路充满了艰辛。这家所谓的厂其实就是租了两间民房,不到一年,因为缺少业务,很多师兄弟和雕刻师傅都另寻门路了。王群坚持了一个月后,也带着无奈和心酸离开了。回到石浦老家后,王群内心却一直承受着煎熬。“我仿佛听见竹子的呼唤,我也经常拿出雕刻刀在家里找些木头雕刻一些东西。”

  没多久,在以前师兄弟的介绍下,王群重返丹城进了一家雕刻厂,并重新找了一个师傅。

  “我一直在那家厂生活了三四年。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的东西。但我更感谢的是,从师傅那里学到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待人处事的原则。”

  当时,几乎所有的竹根雕产品全部是外贸产品,一年两届的广交会是象山竹根雕主要的对外销售窗口。还在学徒的时候,王群做了一个孔雀笔筒,后来老板拿到广交会,带回了一些业务订单。

  1993年的时候,王群又成功推出以鱼蟹为题材系列样品,代表作是有着浓重渔港风情的“蟹篓”。

  这个作品一共雕刻了7只半蟹。蟹篓是下海捕小鱼虾绑在腰间的竹编器件,王群说,“我当时的创作思维是通过蟹偷偷从蟹笼里一个接一个逃跑的过程,来表达渔民丰收回来,劳动成果却不小心逃得净光的有趣情景。为了更能体现场面的生动性,我刻画了7只蟹,其中一只从蟹笼的盖子里面伸出三分之一身子,所以有了‘七只半’这一说。”

  潜心一年创“开竹雕”技法

  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使很多外贸企业受到严重打击,象山竹根雕厂家也无一幸免。

  王群说,师兄弟很多都在那个时候转行了,“我该怎么选择?回家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无法面对母亲期待的眼神。另找行业,但是我知道除了竹根雕没有任何行业适合我。”

  这时,象山的竹根雕开始慢慢转向内销市场。因为是直接面对客户,所以作品的质量和形式都有更高的要求。

  “我得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我得打响知名度,让他们自己找上门来。”王群决定自主创业。

  王群最终选择了以龙为题材的创作思维,结合国人的审美观点和巧妙地利用竹子的自然特性,打破象山原来的通体雕,结合东阳木雕技法,大胆地突破了竹子材料本身的局限性,使整个作品更富有层次感。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王群创作了一系列以龙为题材的作品,商品也曾一度供不应求。

  这个时期,王群认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后来成为他师傅的老一代竹根雕大师张德和。

  当年9月,王群第一次走出象山参加了省根艺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展览期间,王群近距离接触了当时省内专业名家和他们的优秀作品,充分认识到商品和艺术品的区别,也明确感觉到自己在雕刻刀功上和文学功底方面的不足。

  2007年,在权衡再三之后,王群决定再拜张德和为师。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年后,学成归来的王群却突然迷惘了,“感觉无法摆脱前辈的影响,艺术上完全没有自我。”

  2008年春天,在对一个不经意被劈开的竹根进行创作时,王群突然灵光一现:把这个材料雕刻成一件仕女像。

  “于是,我紧紧抓住这点感觉,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一共创作了10来件作品。看到作品在造型上逐渐完善,我终于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自我风格———“开竹雕”技法。

  专家认为,“开竹雕”技法是继张德和大师“局部雕”艺术技法后,象山竹根雕创作的又一新突破。

  得意作品被“借”走一去不返

  王群最得意的一件“开竹雕”作品名叫《大漠春色》。王群清楚地记得,2009年上半年,他手上有保留了不少年的半截竹根材料。材料底部腐蚀,上部蛀掉。但就是这么块不起眼的材料,王群多次想创作,却一次次因为找不到灵感而作罢。

  最后,失望的王群把这根材料扔进了垃圾堆。但没多久,他在经过垃圾堆的时候,又把材料捡了回来。

  一次,一个朋友到他家吃饭。王群在烧菜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我就让朋友烧菜,自己足足想了10多分钟。”这时他知道,这件作品肯定成功了,而且会是他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

  吃完饭后,在两三个小时内,王群完成了《大漠春色》:一个带着头巾的西域胡女呼之欲出。

  不久,一名香港老板要办展览会,需要各类展品,就向王群借走了《大漠春色》。因为实在太喜欢那件作品了,最后那个老板支付了1万元,《大漠春色》就这样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了。

  想把老渔船做成大场景

  去年,象山县对无船名号、无船籍港、无有效船舶证件的“三无”渔船进行了整治,其中涉及的很大一部分是老的木质渔船。按惯例,这些老渔船的最后归宿是用推土机进行粉碎式销毁。

  但在王群的眼里,这些老渔船可都是宝啊,“我从小生长在海边,对渔家文化和海洋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王群说,而老渔船和老船木,正是渔家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重要承载物。

  “很多老渔船都是用从东南亚进口的类似铁梨木这样的木材打造的,经过海水的腐蚀后,这些很硬很重的老船木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去年夏天,他一直蹲守在“三无”船舶拆解现场,一番努力后“救下”十余艘老渔船。“其实,在解救这些老渔船的时候,我只想着把它们保护下来。但在大目涂新城找到一块沿海湿地安置这些老渔船的时候,我突然有了灵感。”

  根据王群的设想,他打算把这些老渔船放置在大目涂新城的沿海湿地上。“结合周边的环境,比如芦苇荡,创作一个大场面的艺术装置,也就是在沿海湿地上建一条渔家文化长廊。”他要展现的情景是:在风化严重的渔船上,停驻了两只海鸟,寓意急需保护的海洋文化和渔家文化。

  ■新闻链接

  竹根雕

  据考古学发现和古文献记载,远在甲骨文之前,聪明的华夏南方先民已在竹片上刻纹记事。不过,至今所记载的文献或者尚存的遗物,几乎都是用竹身制作加工而成,泛称竹雕或竹刻。

  竹根雕是竹刻家族中的一个支脉,它是以生长在泥底下的竹根为原料雕刻加工而成的手工艺术品,具有独特自然的制作工艺,质朴高雅的审美特征,更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常作为高级礼品馈赠,供人赏玩。

  据史料分析,竹根雕艺术最先出现于南齐,曾有齐高祖赠竹如意(如意笋箨寇)给明僧绍的记载。竹根雕真正兴盛时期是在明末清初,清代中期达到高峰。

  象山竹根雕继承中国明清时期汉族民间竹根雕刻工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充分利用竹根天然形状,雕刻成各种人物、佛像、动物等,形象生动,形态逼真。

  竹根雕制作需经多道工序。竹根要经过干燥、着色、防霉、防蛀处理,充分利用和发挥竹根的天然姿态,经过艺术构思、造型,塑造出一个个形象生动、形态传神的艺术形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