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教育·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31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抢疯了
46名学生未毕业已签约

他们全部来自宁波卫生职院言听康复专业

  “周老师,你一定想想办法,帮帮忙,安排一位学生来工作也好!”1月21日上午,刚上班不久,宁波卫生职院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主任周静老师的手机再次响起。

  电话是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系教学实践基地上海小小虎幼稚园张磊园长打来的,目的是要该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首届毕业生到该园工作。周静老师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上午接到的第三个需求学生的电话了。

  据统计,该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首届毕业生共46位,目前全部落实了单位。

  周 浩 杨燕丽

  生涯规划帮他们提升素养

  目前,我国言语障碍人群数量庞大,亟需进行言语治疗。而截至2005年11月23日,我国真正从事言语治疗的人才约1万名。按照国际标准平均10万人口配备20名治疗师的比例计算,我国共需要言语治疗师约26万人。

  2012年,宁波卫生职院成功申报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当年开始招生。当时,除了华东师范大学有相同专业(本科)外,其他高校均无开设此专业。

  为共推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该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创新了导师制: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党政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为成员的导师组,每个导师组由4人组成,指导时间为3年。导师组在学生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3位导师的任何一位帮助自己点评、解惑。

  已经被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录用为言语治疗师何莉感受很深:“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全程化职业指导平台,让我们能够零距离得到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导师组提升了我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志愿服务让他们学会奉献

  2013年春节刚过,周静考虑为有志于言语康复事业的同学提供实践平台,并宣传言语听觉康复事业,让更多相关人士关注言语语言障碍患者的康复,于是“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志愿小分队成立了,成为全省高校言语康复方面唯一一支专业志愿者团队。

  春暖花开的3月,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46位同学一起加入了社会实践“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志愿小分队。

  “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志愿小分队和鄞州区小雨点听力语言训练中心合作,每个学生结对一个患者。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首先在校内实训室1对1仿真练习,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到小雨点进行项目化、专业化、持续化的志愿服务。这种阶梯型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不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反复训练,由低级到高级,由不熟练到熟练,在帮助孩子尽早回到有声世界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很多。(本刊2013年8月3日A12版曾报道)。

  黄霞自2012年9月担任“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志愿服务队队长以来,无论酷暑严寒,她都坚持每周带领队员们去鄞州区小雨点听力语言训练中心为那里的听障儿童提供听力语言康复服务。

  “小雨点”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园长陈雪芬说:“他们牺牲了宝贵的休息时间,帮助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从无声世界走向有声世界,他们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值得很多大学生学习的事。”

  专业技能助他们“前程无忧”

  记者了解到,黄霞已经被浙江省特殊教育窗口学校杨凌子学校录取。

  杨绫子学校的校长俞林亚说:“这是我校首次破格录用高职实习生留校工作,黄霞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娴熟,敬业奉献,是一名优秀的言语治疗师,她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勤奋、认真、主动,培训机构偏重的是训练指导,而我们作为学校,不单单指训练层面,更多的还有教学培智层面。

  “尽管说言语听觉康复专业受众面很窄,但是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看,这也是一个社会需求很迫切的专业。我们这个专业挽救的不止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周静老师说。

  据悉,卫生职院言听康复专业首批毕业生60%被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录用为言语治疗师,20%到助听器验配公司从事听力康复工作,15%留在了医院的康复科和耳鼻喉科,5%被特殊教育学校录用为言语治疗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