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看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2月0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8岁女子“遗体捐献”的背后

  (上接02版)

  山上没有自来水,老杨从附近找来一只废弃的水缸,和朋友费了好大劲才搬回家里。从此,挑水的担子就落在了吕农良的肩上。汤春芳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她母亲年纪也大了,每隔几天,老吕就会挑好满满一缸水,来回几百米的山路,他要跑好几趟。

  汤春芳每天要出村到3公里外的横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针,附近的知青博物馆馆长叶亦通有空就派出车子前来接送。

  每隔几天,老杨夫妇和朋友就会去山里一趟,带上蔬菜水果,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有的还塞上几百元不等的钞票,以解她上海求医的燃眉之急。

  最后的心愿

  宁静的山村生活让她渐渐平静,身体也轻松不少,但她不知道,受伤的心还有没有痊愈的一天。她常常会想起两个孩子,虽然一想起来,心就会痛,但回忆总是挥之不去。毕竟儿女双全,曾经是她的骄傲,她的寄托,如今,两个孩子都跟他们的父亲走了。汤春芳不怨孩子,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哪一天自己说走就走了,是没有能力抚养的,但她对孩子的父亲不放心。

  那些好心的叔叔阿姨经常来看她,陪她聊天。她觉得,他们给她讲了很多外面发生的事,教了她很多人生的道理,不像以前,人虽在外面,却只盯着眼前的丈夫孩子,柴米油盐。

  因为严重的并发症,汤春芳还必须去上海进行抗结核治疗。两个月去一趟上海配一次药,费用近1万元。

  汤春芳的病是个漫长的过程。上海的医生说,必须每天打针吃药,坚持两年病情方可慢慢好转。等结核控制后,还要进行左肾切除手术,膀胱也要部分切除,如果病情再恶化,后果就难以预料。

  汤春芳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父亲是种田的,哥哥做木匠,微薄的收入无法支撑她长期的治疗。她不得不面对随时可能因停药而出现的意外。

  不过,在这个不属于她的城市角落,还有这么多的好心人,这让她甚感欣慰。几天前,她提出了身后捐出遗体的意向,家人也给予支持。虽然这是个很沉重的话题,但她显得异常的平静。

  这是她最后的心愿。她觉得,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她存在的意义;在这座充满爱心的城市,总得留下点什么。

  除了这个生命的礼物外,她还给所有年轻的,涉世未深的女孩子一点忠告:千万别走她的老路,世界很大,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趁着年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学点东西,就算轰轰烈烈地谈一场恋爱,也不能把一切都搭进去。等自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后,再认真找一个靠谱的,懂得珍惜的人,这才是对自己负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闁诲酣鈧稓鍔嶅┑顔哄€楅幐褔宕熼鍛暩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拷 |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栨凹鍤楅悗锝庝簽閻燂拷 | 闁荤姳绀佽ぐ鐐垫嫻閻旈潻绱旈柡宥庡幑閳ь剨鎷�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闁诲酣鈧稓鍔嶅┑顔哄€濆鍧楀幢濡や胶顦伴梺鐓庡船婵傛梻绮悢鍏肩劶闁规儳纾Λ鍕煟閳哄倸鐏╂繛濂镐憾楠炲酣寮撮敍鍕潩闂佹椿婢€缁插鎯佹禒瀣櫖闁跨噦鎷�87654321闂侀潧妫岄崑锟�闁诲酣鈧稖鍏岀紓宥咁樀閻涱噣宕归钘夋殘(13819807679)
闂佺懓鐏堥崑鎾绘煛閸偄鐏¢柡渚囧櫍楠炴劖绗熸繝鍕崶 闂佸憡鐗楅妵鐐哄触椤愶箑妫橀悷娆忓閸斺偓闂傚倸鍟悘婵堢箔濡も偓琚欓柡鍐e亾濠碘姍鍥у珘妞ゆ牗绋掔粻鎺楁⒒閸曨剙濮囬柛娆愭礋瀹曪綁鏁撻敓锟�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鍐e亾闁稓鍔嶉悘蹇旂箘缁辨棃骞嬪▎灞戒壕闁逞屽墴閹囧醇閻斿摜绉梺鍦暯閸嬫捇鏌¢崼顒佸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