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警界视点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看宁波公安最新型科技装备

  民警用移动警务终端拍取现场照片。
  庞宏兵开发的法医助手APP软件。
  民警根据派出所勤务实战系统指令到达事发现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针对公安业务开发的硬件和软件的研发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宁波公安广泛发动各地的“达人”,群策群力,让他们根据各自辖区特点,自主研发、设计出一批高科技产品,或体现智能化,或讲究实用性,总共21个项目的科技创新奖产品囊括了公安业务的方方面面。这期《警周刊》介绍其中的三个一等奖,让大家了解我们宁波公安最新型科技力量及装备。

  记者 张贻富 石承承 通讯员 朱君敏 谢 磊

  关键词:掌中“神器”

  小小终端囊括全部接处警功能

  近日,北仑公安分局向全区10个派出所发放50台移动警务终端,该终端是北仑公安分局在实行巡处一体、网格化巡逻,建立武装巡逻队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建设的高科技产品,因为具有易携带、实用性强、准确率高、应用广泛等特点,正一步步的成为北仑宁波公安的掌中“神器”。

  1月25日,北仑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新碶街道姚江路某酒吧门口有纠纷。十几秒后,新碶派出所接处警民警在“接处警移动终端”上收到了警情指令,并利用地图查寻功能,1分钟左右到达现场。

  二三十人聚集、愤怒的情绪、有人已经开始推搡、地上随处可见的空酒瓶、凳子……一切信息预示着发生一起群体械斗事件的可能性极大。民警第一时间使用“接处警移动终端”采集现场照片,同步上传指挥中心,同时利用终端的SOS一键求救功能向指挥中心请求增援。此时距离110电话的响起仅过去3分钟。

  指挥中心立即调取事发地周边的警力分布,并指令巡特警及最近的警力迅速向案发地点集结。增援警力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波接一波,不久,肇事双方在强大警力的震慑下,停止了叫嚣,收敛了行为,事态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此时从报案开始算起,时间才过去10分钟不到!

  “别看它小,但发挥的作用可是实打实的,自从有了它后,民警接处警真的可以用‘更快、更准、更规范’来形容。”拿着移动警务终端,北仑110指挥中心副主任张翼说。

  移动警务终端,单单看它外表,很多人绝对以为是一只普通的智能手机。但点开屏幕,警单、接警、勤务、通知、求助等一个个电子栏目,样样功能都与警务工作紧密结合。

  “以前我们出警过程中,如果有新的指令出现,都是指挥中心通知派出所,派出所再通过座机电话告知民警,如果遇上繁忙期,因为各种问题的出现,中间耗时甚至会长达一二分钟。”小港派出所民警王世君说,“但如今,警情都是直接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发布,完全打破了以往信息获取的地域限制,包括报案人的相关信息,点一下就一清二楚,等于随身携带着整个指挥中心。”

  不仅如此,移动警务终端还兼具有“记录仪”的身份,以前民警出案发现场,要满满当当的带上录音笔、摄像仪、照相机等等装备,而现在,一个移动警务终端全部搞定。

  “现场获取的视频音频,通过3G或4G网络,实时上传到指挥中心公安网后台保存,我们只要确认没有遗漏的线索后,回到派出所通过电脑调取,二次输入对应的文字信息,一起案件的基本调查就这样完成,跟以前对比起来,无纸化办公更便捷了。”北仑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郑琦说。

  “它其实相当于一台便捷式公安内网计算机,除了以上功能,市民耳熟能详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人口比对等各类警务信息都能通过它轻而易举的获取。它就像是一台掌中“神器”,提升我们工作效能的同时也更好的服务了群众。”张翼队长说。

  关键词:智能APP

  不到2万元的科技创新解决法医大问题

  一身黑色西装,一副白手套,一个银色工具箱。在尸体面前蹲下,看了一眼后很快宣布:“死亡时间大概是……”

  这是TVB警匪剧中法医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法医庞宏兵看来,这一幕是有“bug”(原指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的:

  “通常我们会通过尸温来判断死亡时间,但需要用到三元或者二元回归方程,反复比对,找出最合理的时间。”

  “没法在现场就得出结论,得先把现场采集的数据带回办公室。在电脑还不普及的年代,纸笔加计算器,起码花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可对命案侦破而言,时间决定成败。

  于是,庞宏兵想到了手机。

  学医出身,法律硕士,庞宏兵的人生原本跟计算机、程序、软件扯不上半点关系,但他之后的经历却俨然是智能手机发展的缩影。

  2006年、2007年,诺基亚称王称霸的年代,学计算机的人已经能在处于半智能化的手机上做些小游戏、小工具。

  庞宏兵买了两本参考书,开始学编程,先后设计出两款小工具:“死亡时间推断”和“法医人类学工具箱”,其中后者是通过骨骼来判断尸体的年龄、性别、身高。

  “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工作方便。”庞宏兵说。

  随着iPhone的盛行,庞宏兵就想到要把这两个小工具搬到iPhone上。从2013年到2014年1月,更名为“法医助手”的app正式在app store上架。庞宏兵说,光为了通过苹果公司严格的审核,就花了三个月。

  上架第一周,就有900多人下载。而全国总共也就1万来名法医。

  而之后,他又制作了一个安卓版本的“法医助手”,适应更多主流手机类型。

  “前后总共也就花费了2万元左右。”庞宏兵觉得挺值得。

  最近,“法医助手”获得宁波市公安局2014年度科技创新奖的一等奖。

  “法医助手”的用处在那里?

  就拿死亡时间来说,你只要在尸温相关参数中中填入现场测量到的数据,按下“开始计算”。通过三元回归方程,就会在得到27个结果,而其中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显示为绿色,无参考价值的数据显示为红色。

  除原有的死亡时间推断和通过骨骼进行个体识别外,“法医助手”还新增了血迹分析、体表面积分析、损伤鉴定标准等项目。

  同时,“法医助手”还将近十余本法医专业教材与资料,以及论文上提及的常用判断标准都转换成文字说明录入其中,不用再回过头去找书,就能作比对。

  关键词:派出所勤务实战

  警车民警在哪里 指挥室一目了然

  “可以说,这是向科技要警力。有了这套系统,就从过去依据信息二次判断的模糊指挥,到如今可视化点对点的精确指挥,警力能更快到达现场,发挥最大效能。”1月27日上午,坐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里,盯着监控视频画面,正在值班的江东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教导员陈杰不断发出指令,显得游刃有余。

  陈杰说的系统叫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勤务实战智能管理系统,是江东公安分局去年刚刚研发建设成的,获得市公安局2014年度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目前江东区的全部8个派出所都已建成应用。

  陈杰从值班室的电脑上打开这套系统,一张辖区地图映入眼帘,几个路口和马路上不断有亮点闪烁。他说,这些亮点就表示他们派出所的巡逻民警和警车正在那些地方巡逻,指挥室随时可以掌握民警和警车的动态。

  据他介绍,派出所现有38名民警和13辆警务用车,每个民警都有一张类似门禁卡的识别卡,每辆警务车辆都装有GPS系统,他们都和这套系统连接。只要打开这个系统,派出所值班领导就能知道这个时间里,民警、警车分别在什么地方。

  “一旦发生重大警情需要调派警力,我们就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一个个地打电话查询需要派出去的民警在哪里,也不需要打电话询问巡逻警车在什么地方。现在的这个系统对派出所的警力布置一目了然,我们在警力调派上非常直观,在实战指挥上不仅至少节省一半时间,而且更加精准。”陈杰介绍说,就像港片里经常看到的香港警察处置突发警情时的场景,在各个不同地点的民警和警车几乎可以同时接到指令,蜂拥而至事发地点。

  与之相匹配的是,东城派出所辖区安装有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这批最新型的高清系统装备,可以从地面到空中全方位地监控辖区的公共场所及相关区域。

  陈杰说,他现在指挥室里指挥调度警力也显得得心应手了。前几天,他们接到报警说有人在一高层建筑拉横幅闹事,他立即指令附近的巡逻警车前去处置。他在指挥室的监控屏幕上看到出警民警到现场后抬头看了看,他立即调出那里的高空监控,马上发现对面的建筑物上悬挂的横幅,就直接指挥出警民警进行处置。

  据江东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不仅在上述警力调度、巡控管理上发挥作用,还在警情分析、基础管理、人员管控、执法办案、社会管理、警务管理等方面得到应用,而且每个派出所的系统都跟分局联网,不仅派出所可以直接指挥,分局也可以实时了解警情,综合调度全局警力进行处置。

  数据显示,在去年白鹤派出所的试点中,警方对小区、超市、广场、商厦等进行区域划分,实行对应化巡控,白鹤辖区的各类警情同比下降了19%,通过巡逻盘查还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