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聆听了专家与名师的报告,每一天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开阔了眼界,也和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教学中的疑惑。”来自余姚友爱学校的陈小萍老师说。陈老师所在的余姚友爱学校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但她每年参加的师资培训并不比别的公办学校老师少,且培训费用全部由教育局承担。 余姚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16所,截至2014年上半年,共有10644人在民办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就读。为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师资力量,近年来,余姚市教育局长期坚持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提供培训,提升师资综合素质。 周 浩 陈汉春 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教师培训不见外 寒假之前,余姚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就已经在制定下学期初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的培训计划。 针对这批教师存在人数不稳定、人员少、每个教师承担着较大的工作量、且假期又要回老家等问题,余姚市教育局一般都会将培训安排在接近开学初的假期内进行。确保有更多的、真正要上岗的老师接受培训。 据了解,此举已经坚持了七年,共免费培训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教师2000人次左右,整体提升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学科专业性不强、文化层次相差大,所以培训内容着眼于职业道德、班主任工作、课堂常规、以及教学技能等方面。同时,考虑到每位教师兼教多门学科的现状,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应用和相通互补等方面作了专题培训,以避免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知识性错误,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余姚每次在实施新一轮的培训之前,都会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各类学科及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师。调查问卷所反馈的内容,为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提供不少值得参考的信息。比如,培训的实践环节多一点,培训现场应多作案例分析;开设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包括教师的压力释放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非师范类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培训班。 去年暑假,来自陆埠镇华威学校的邹军参加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专题培训,“培训前,我们已经收到了问卷,可以填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培训中形式多样,有专家授课、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反思交流和知识考查等。培训内容大多侧重于教学方法的指导,往往是实际工作中碰到的现实问题。” “通过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教师接受新理论、掌握新方法,切实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水平更加均衡才能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均衡优质的教育质量。”余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农村城市互交流促师资发展更“均衡” 自2011年4月起,余姚市先后完成了各级各类组织的101个班的集中脱产培训任务,受训教师7200余人次。 通过各类培训制度的完善、分层分类培训项目的设计、与中小学(实践学校)的“抱团”、培训过程的科学管理等一系列举措,确保培训质量和实效,受到了广大参训教师的肯定和好评。 在实践环节中,培训班强调每个学员的参与,每班有8位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授予全市公开课的证书。人人参与说课、评课活动,人人上交培训感悟。扎扎实实地开展,一丝不苟地组织,让农村、山区的老师都得到锻炼、提升的机会。 根据参训教师的年龄结构,培训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提升期四类。每班根据年龄段组合,都有农村、城市教师,每班都登记通讯方式,建立QQ群。学员们可以在为期两周的培训时间内交流经验、互通有无,也为培训结束后的城乡教师交流搭建良好平台。 “城市学校有着交通方便、硬件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管理理念先进、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等优势,把实践活动点设置在城市学校里,可以让来自农村的老师在一周的时间内深入课堂、深入教育教学一线,亲身感受到实践学校各方面的优秀,从而达到或满载而归,或有所感触,对回校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余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仅2014年一年,余姚就开设了28个培训班级,1382名教师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其中农村山区教师630人。“让那么多的农村、山区教师‘走出来’,‘学进去’,‘有提升’,五年一轮全员培训,长期坚持,教育均衡将不再是梦想。”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朱祖益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