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的“村晚”让村民们看得大呼过瘾。 记者 刘波 摄 |
商报讯(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吴红波 顾筠)一个小村,坚持7年举办由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农家“春晚”,被亲切地称为“村晚”。昨天下午,江北慈城勤丰村第七届“村晚”如期而至。16个节目、超百名“演员”、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春佳节。 “整个晚会的花费才2万多元,除了需要支付租音响、灯光、舞美等费用外,‘演员’们都不要酬金。因为他们都是本村和周边村民及他们的亲朋好友,还有和村里结对的单位职工。”该村村书记翁小友说。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在大礼堂的舞台下,还专门安放了四十张大圆桌。“这是为了让村民们团团圆圆过大年。”“村晚”负责人周孟菊解释说。 演出还没开始,现场的观众就已经接近爆棚的节奏。记者粗略一数,大礼堂里至少聚集了600多名村民。 昨天的16个节目中,除了歌舞,还有小品、双簧、戏曲,每个节目都让在场的村民大声叫好。“看着表演的都是自己的老邻居、老伙伴,心里就觉得特别亲切,如果自己有这个实力的话,也想上台去秀一下。”村民老童说。 59岁的周孟菊清晰地记得,以前每逢过年,村民都会聚在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有一天,一名村民突然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自己举办一台‘春晚’呢。”很多热心村民,纷纷表态支持,并报名要求参加表演。 报名结束后,经过周孟菊的认真筛选,“村晚”的节目单很快出炉,其中不仅有舞蹈、独唱、小品等节目,还穿插有互动的小游戏。 就这样,2008年春节前夕,勤丰村首届春节联欢会在村委会的庭院拉开帷幕。节目不多,演员也就三四十人。 一个半小时的联欢会结束后,不少村民还意犹未尽,纷纷问:“节目怎么这么少?”更有村民表示:“这联欢会都是自己的节目,接地气!” 接下来的几年,“村晚”的节目越来越精彩,参演人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文化的繁荣改变的是乡村文明,打牌玩麻将的少了,邻里更和睦了。”周孟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