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春 |
 |
雨水 |
 |
惊蛰 |
 |
清明 |
 |
谷雨 |
 |
立夏 |
 |
春分 |
 |
小满 |
 |
芒种 |
 |
小暑 |
 |
大暑 |
 |
夏至 |
 |
立秋 |
 |
处暑 |
 |
白露 |
 |
秋分 |
 |
寒露 |
 |
霜降 |
 |
立冬 |
 |
小雪 |
 |
大雪 |
 |
冬至 |
 |
小寒 |
 |
大寒 |
“我期望在大寒时节能邂逅一场大雪。可事实证明,马年的暖冬,走在奉化岳林街道赵家村,感受不到寒意,没结冰,没下雪,表现大寒节气的照片真不好拍啊。好不容易在背阴地找到带霜花的叶子,算是捕住了冬天的味道。” 1月20日,农历马年大寒节气。国家一级摄影师、奉化职教中心学校美术教师邬宏尉,背上相机,早早地从家里出发,到赵家村寻找能拍摄表现大寒节气特征的照片,并写下了拍摄日志。 至此,历时一年,邬宏尉用自己的视角,透过“第三只眼睛”,将二十四节气在方寸间定格。这些照片在当地的网络论坛上,也赢得了“粉丝”们的叫好声。 邬宏尉酷爱摄影。说起拍摄二十四节气,他直呼纯属意外。 2014年2月4日,立春。那天,他和父亲游览奉化岳林寺,拍了一组照片。回来后,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我是否可以把二十四节气作为拍摄的主题呢?”于是,他开始行动起来。 在马年各个节气到来的当天,不管多忙,邬宏尉都会抽出时间,进行应景的拍摄。除了小暑当日,他恰好经过四川阿坝州,拍下了羌族村寨外,其他拍摄点都选在了奉化。 要拍好二十四节气并不容易。“既要找地方,又要体现节气味道,一张照片不够,最好是一组,单有风景不行,还需有人物。”邬宏尉告诉记者,所有照片都是节气当天拍摄,难免有不应景的,比如小雪、大雪却没有雪景。惊蛰,原本想拍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但在田间转了大半天,甚至趴在新翻的泥土中找,还是不见目标。但邬宏尉并不失望,因为“我追求的就是真实,拍摄和记录的是节气当天真实的风土人情、田间农村的些许变化。” 记者 毛信意 文 邬宏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