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们的包容、理解、尊重和爱,才让我的孩子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背后凝聚着你们无尽的汗水。我的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个脚印都是你们用爱印上的。”放假前,江东区白鹤小学卢惠意老师收到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写感谢信的人是学校学生苗苗(化名)的父母。 一年多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患有自闭症的苗苗来到白鹤小学随班就读。如今,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孩子不但会读课文、会算术、写得一手毛笔记,更令人欣慰的是,孩子的心灵在慢慢打开。 吴 彦 庄承婷 励 侃 核心报道 自闭症孩子到学校随班就读 苗苗(化名)今年11岁,从小患有自闭症,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难与身旁的人建立情感。从四岁起,苗苗就被家人送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做康复训练,爷爷更是辞去工作常年陪伴。可是几年下来,康复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作为父母,我们还是希望他能跟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融入学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2013年5月,妈妈带着苗苗来到白鹤小学报名。 尽管符合随班就读的政策,但妈妈心里还是忐忑不安。苗苗到学校读书,意味着学校和老师要承担许多额外的工作,要多付出比普通孩子多得多的心血和劳动,他们会有怨言吗?老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他们能与孩子正常相处吗? 入学时,汤洁勤校长与苗苗的父母聊了很久,耐心地听他们讲了孩子的情况。听了苗苗父母的疑虑后,汤校长拉着苗苗妈妈的手,安慰地说道:“来到学校就安心地上学吧,全校老师都会帮助他的。” 就这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苗苗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和普通孩子一起上学、放学,由爷爷陪读,相伴左右。 跟踪日记天天都写 从教20多年来,卢惠意老师还是第一次接触自闭症学生。作为班主任,卢老师更是感觉肩头的责任很重。 为了迎接苗苗的到来,卢老师做了大量的功课。她通过网络、电影等渠道了解自闭症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并参加特殊教育培训。 刚到学校上课时,苗苗会突然站起来大喊大叫。此时,卢老师快速走到他身边,并没有大声地训斥,而是拉着苗苗的小手,耐心地安抚他,哪怕起初他并不会理睬你。另一边,对受到影响的其他同学,卢老师则进行善意的引导:“我们的同学生病了,大家得多多体谅和照顾。倘若能在喧闹的环境中照样能静下心来学习,这也是一种本领。” 细心的卢老师每天观察着孩子的各种问题,并写成跟踪日记。慢慢地,她摸透了孩子的情况,慢慢地引导他能认真上课,专心听讲。课堂上,只要是苗苗能回答的问题,总会优先请他发言,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他赞赏和鼓励。渐渐地,这成了每门学科老师的习惯。 卢老师还教孩子系鞋带,教孩子扫地,就像妈妈一样,用她的爱温暖着孩子的心。 白天的课结束了,对苗苗的关心并没有停止。每天晚上,卢老师都会跟苗苗的母亲聊孩子当天在校的情况,一起想办法帮助苗苗矫正行为。 知道苗苗对图片和图像特别敏感,晚上,卢老师还得挤出时间做第二天的PPT,好吸引苗苗的注意力。 记得一年级时,学校要给新入学的孩子拍集体照。这对苗苗来说,简直就是个挑战。因为苗苗不喜欢有人靠近他,和这么多人一起拍照,这是他从来都没有过的。为了让苗苗不感到害怕,卢老师把苗苗安排在自己身边,鼓励着孩子朝相机的方向看去。在卢老师的帮助下,苗苗完成了他平生的第一张集体照。“看着这张照片,我们的心里全是感动!”苗苗的妈妈激动地说。 寒假义务为孩子查漏补缺 自打苗苗入学以来,爷爷寸步不离,陪伴左右。对苗苗的变化,爷爷最有发言权。 “记得刚上学的时候,苗苗连拼音都不会拼读。卢老师耐心地教他,让他看着自己的口型跟着读,孩子慢慢地爱上了语文课,现在不但可以拼读词语、读课文,还会默写词语;以前不知道怎么抄黑板上的笔记,现在可以自己独立抄写笔记。苗苗把在海洋世界看到的动物画成了生动的水彩画,被报社选中上了报纸,拿到了‘海洋世界’绘画的优秀奖;苗苗爱上了书法,取得了硬笔书法的初级证书,这是孩子第一次拿到证书,我们全家都开心不已……” 爷爷说,能看得出来,苗苗从心底里爱着这个班级和学校。“尽管孩子明天的路还很长,还有与众不同的表现,但他的心境是阳光和快乐的,他的心灵也在慢慢开放了。”爷爷说。 由于担心寒假长时间的休息,开学后又会让苗苗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寒假里,卢老师特地为孩子设计了一套学习方案,专攻他薄弱的翘舌发音,并教他读下册的课文,义务到苗苗家里为他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