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商报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2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色在眼,风声在耳,历史在心

杨古城:行走于巍巍古城

  杨古城为一批海外学者讲解东钱湖南宋石刻。 记者 王鹏 摄
  杨古城向当地村民询问。 记者 崔引 摄
  杨古城擦拭被灰尘遮蔽的石碑。记者 崔引 摄

  从“被驱赶”

  到“荣誉村民”

  1996年,杨古城从工艺美术研究所退休了。退休后,他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宁波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上。

  那些微薄的退休金,也都消耗在舟车劳顿中。

  文物保护,不是几句嘹亮的口号就能实现。杨古城退休前对美学和文物历史知识的积淀,帮了他很多。

  1996年9月,杨古城第一次探访宁海前童古镇。那时候的前童,溪水熏臭,畜粪满地。但是,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家家户户门前的雕梁画栋,让他沉醉其中。

  当他看到白墙上那几个猩红的“拆”字,顿时心急如焚。如果拆迁,这些几百年来保存完好的建筑就荡然无存,几十代人遗留下来的文脉再也寻不到踪迹。

  回去以后,他茶饭不思,熬夜写下5000字的考察报告,对前童古民居的现状、评价和开发保护首次提出了详细的论述。

  三天后,他再一次来到前童镇,把这份报告交给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希望他们不要拆迁,并且好好保护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古镇。   

  一个势单力薄的老人,与白纸黑字敲了公章的文件对抗。双方的情势,有些剑拔弩张,他们争执起来,杨古城“几乎被驱赶了出来”。

  “你们要拆,我一定要保护!”临走时,杨古城撂下一句话,掷地有声。

  时间一晃到了1998年。这两年里,杨古城做了很多努力,联系民间文保人士、媒体,四处奔走相告,他也成了一些人心中的“倔老头”。

  那一年,时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文物专家毛昭晰来宁波开会。

  杨古城默默地在会场外等候,会议一结束,他就把在前童拍的照片塞给毛昭晰,请他参与保护工作。

  第二天一早,毛昭晰打电话给他:“昨天晚上我跟夫人一起看了照片,很感动,今天我不去其他地方考察了,就去前童,你陪我去!”

  毛昭晰到前童镇后,不住地感叹:“这么好的古村,怎么能拆?”

  如今的前童古镇,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省旅游城镇。杨古城自费往返前童考察,也已有100多次。

  因为对前童的保护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前童镇政府向杨古城颁发了“荣誉村民”的证书。

  这本证书沉甸甸的,背后的辛酸,又有几人知晓。杨古城摩挲着证书,不禁热泪盈眶。

  冬日清晨的一个电话

  今年1月,藏书家徐时栋(1815年~1873年)诞辰200周年。徐时栋是宁波鄞州人,他的故居,坐落在宁波月湖烟屿洲,名为“烟屿楼”。

  这里“夜夜凭栏对湖光”,不仅是他的住所,还是他著书藏书之地。如此美丽幽静的地方,曾一度面临拆迁。

  十四年前的一个冬日,清晨6点,杨古城家的电话铃声响起。

  “杨老师,月湖在改造,有一堵墙快被施工队挖掉了。你快来看看是不是文物!”

  这是一个热心市民的电话。这样的电话每天有好几个,很多时候是虚惊一场。以防万一,杨古城总是先去现场再判断是否有价值。

  那天,杨古城邀上好友王介堂,一同赶往月湖,发现施工队破坏的正是徐时栋故居———烟屿楼。

  这两位老人,拿出笔和纸,在白纸上写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贴在墙上。一边对施工人员做说服工作。

  施工人员暂时停了下来,围拢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记者也闻讯而至。

  1个小时后,市政府领导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对杨古城说:“杨先生,徐时栋故居不拆了!你放心!你们回去吧。”

  就这样,徐时栋故居保存了下来,为后人研究宁波藏书史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

  石刻无语人有情

  宁波东钱湖及周边地区,是南宋4位宰相史浩、史弥远、郑清之、史嵩之的墓园所在地。   

  几百年的风雨沧桑,那些墓道石刻,或被盗损毁,或散落在荒野中,无人问津。

  还没退休的时候,杨古城就开始关注这些石刻。他自费往返50多次,发现整理了近200件石雕、石刻。

  1995年春节,杨古城接到一个业余文保员的电话,说是在杂草丛中发现一块石碑。

  那天下着大雪,杨古城伞也没拿,就急着要出门。

  他的夫人郑瑞娣劝他:“下雪天,别去了,万一滑倒了怎么办?过几天去也可以啊。”

  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去东钱湖,先要步行到汽车站,坐车到东钱湖的小镇上,再长途步行到东钱湖的村落里。

  漫天飞雪,脚步也比以往迟缓了许多。等他赶到那里,那块石碑上已经积满了厚厚的雪。杨古城用冻僵的手,用力扒开积雪,仔细辨认石碑上的文字。

  当他确认这是南宋丞相史弥远为其夫人所撰的墓志铭时,所有的寒冷都化作内心的狂热。

  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南宋石刻的面目,渐渐清晰起来。

  东钱湖南宋石刻群的发掘,填补了南宋中国墓道石刻的空白。为研究中国美术史、雕塑史、服饰史、建筑史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为了那些先人留下的古迹,他跟人争执过,苦苦哀求过,也曾废寝忘食,昼夜伏案,甚至在彷徨无助时潸然泪下,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没有人是万能的,生命是有限的。保护文物也是一样,老百姓的努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

  最美的弧度

  一件墨绿色的马夹背心,一条灰色棉布裤,一双球鞋,一个黑色的帆布包,一个傻瓜照相机,本子与笔,这是满头银发的杨古城,行走古村时的全部家当。

  在荒郊野岭中跋涉,累了,靠在凉亭里休息一会儿;渴了,问淳朴的村民要一口水喝。村民听说他来探访古村,还会给他一些烤番薯与烤芋艿。“那是饥肠辘辘时的人间美味。”

  很多村落,杨古城已经去了几十次,却依然乐此不疲地触摸着、记录着。“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收获。”他说。

  一个夏日,我跟随杨老师探访奉化的青云村。

  为了看清楚桥拱侧面被岁月侵蚀、被杂草掩盖的字迹,杨古城半跪在烈日炙烤的桥上,弯着身子,脸尽可能地往下探。整个身体,呈现出让人紧张的弧度。

  他终于看到,桥身上刻着始建于元代至元甲申(1284年),重建于清代嘉庆丁卯(1807年)。 

  “新发现!这是村里保存得最好的清代遗存!”他兴奋地抬起头,满脸汗水。

  这个画面,不禁让人动容:这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他在用生命挖掘与保护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为了方便记录古村,还让年轻人教他学电脑。2005年,他还不知道开机键在哪儿。如今,他已经能自如地在电脑上写文章、查资料了。

  他对浙东文化执着的爱,带动了很多业余文保员。可以说,他是宁波业余文保员的领军人物,这支队伍目前已经有1000多人,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保护身边的一石一木。

  为什么对文保工作如此狂热?

  “知之深,爱之切。”杨古城沉思道,“我知道得愈多,就愈有自豪感,原来我们家乡曾有那么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因此更有研究和保护的责任感。能让那些被历史风霜遮蔽的文物重放光华,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

  山色在眼,风声在耳,历史在心。一身系于天地间,行走于巍巍古城。这就是杨古城。

  杨古城参与保护的主要文物

    东钱湖南宋石刻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鄞州横省南宋石牌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鄞州韩岭宋元石牌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海县前童古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张苍水故居: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孙传哲故居、药皇殿:宁波市海曙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时栋故居、湖心寺: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点

  宁海黄坛、清潭、东岙,鄞州走马塘、韩岭,

  象山黄埠等被列为宁波市十大名村。

  发现古桥450座,古塔22座,古戏台300余座,

  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省级一座,宋代古桥5座。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