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葛民曹:40多年记录村史文化

  葛民曹整理报刊书籍。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挖掘千年村文化、整理乡村资料建文化礼堂……69岁的宁海岔路镇湖头村原村支书葛民曹被称为湖头村的“活字典”。

  从1972年至今,他致力于挖掘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往昔、风土人情,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湖头村发生的点点滴滴,40多年未间断。

  古村落有本“活字典”

  宁海西南的湖头村有着1700年的历史。葛氏是湖头村的大姓,相传葛氏始祖是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的葛洪。至今,岔路一带散布着葛氏后裔2.7万余人,是全国葛氏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为了弘扬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从40多年前开始,葛民曹就在收集相关史料。100多本日记,内容庞杂,包括地名普查、婚丧嫁娶、宗族庆典等等。久而久之,他成为了村里的“活字典”。谁家办红白喜事请了什么人,葛民曹也一一记录在册。

  “现在村里的文化工作都由他负责,老葛做事认真细心,我们很放心。”湖头村村主任葛更槐说,去年湖头村文化礼堂建成,从湖头村的村训、葛氏古训到湖头村的大事件、寿星榜以及村史廊、民风廊、成就廊的内容等都由他一手整理。

  用笔记录传统技艺

  来过宁海的人都对“麦饼”这一名小吃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半圆形的面点,有甜有咸,咬下去酥酥脆脆。麦饼的制作,也是一项传统技艺。

  “在过去,小麦是整个岔路镇的主要粮食,麦饼就是岔路人的主食。”葛民曹说,但遗憾的是,麦饼由谁发明、何时开始流行,传统制作工艺怎么样,却没有文字记载。

  为此,他问了村里许多年长的人,认真记录下正宗麦饼的制作手法、行规习俗和传承状况。类似的还有豆腐、面皮、米筒等传统制作技艺的收集。

  仅一年时间,葛民曹把手工技艺、舞蹈、曲艺、杂技、习俗等分门别类做提纲,并根据村民的口述记录了湖头村的民俗文化,共收集了100多个村、镇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其中90多项收录书籍出版。

  民间文保队伍不断壮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这对只上过初中一年级的葛民曹来说要融会贯通,殊非易事。但他毫不懈怠,除了随身带着本子和笔外,还揣着录音笔,收集到方言故事等,回家反复理解。有时到田地里了解传统的农用具,得带上尺子测量。

  2007年5月,我市成立全省第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队伍,他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他的记事本上,赫然写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迫在眉睫”一行字,后面是几个大大的惊叹号。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文保队伍中。村里一位退休教师和一位民间文化爱好者,自愿当起了他的助手。经常有村民抱着一堆旧书、旧谱守在他家门口。

  据了解,葛民曹家庭并不富裕,儿子因病在家待业,只能靠低保生活,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记录。葛民曹说,虽然他家里有困难,但不能耽误文化保护,要给后代留下点记忆。记 者 陆麒雯 

  通讯员 袁信禄 孙 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